歐洲國家此時還是白天,各國便開始討論對策,可是一時半會怎麼可能討論得出來?這件事情於是就擱下了。
最後知道這件事情的就是清廷的光緒帝,這份電報發出的時間差不多是淩晨三點,電報發出清廷就接到了電報,清廷方麵負責電報接收的官員是翁同龢,翁同龢上了年紀,沒法熬夜,所以他向來是不親自值班的,於是便找了手下值班。
可是手下在接到電報之後害怕打擾翁同龢休息,猶豫了半個小時才把電報送到翁同龢那裏,翁同龢的手下把他叫起來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四點了,又磨蹭了一陣子,翁同龢直到淩晨四點半才把電報送進皇宮,不過這樣重要的情報卻沒有直接送到光緒帝手中,因為值日太監覺得,再過一會兒聖上就要起床早朝了,所以沒有必要把他叫醒。
就這樣,這份無比重要的電報直到早上六點,發出之後的三個小時才送到光緒帝手中,而林遠在電報發出一個小時之內就予以回電,後世的曆史學家在提到這個曆史細節的時候都唏噓不已。
光緒帝看到這份電報的之後沒有一絲慌張,而是哈哈大笑,說道:“翁愛卿,這一定是假的,是林逆發的障眼法,您被騙了。”
翁同龢說道:“聖上,這可不是假的,的確是真的,您看是,是英國泰晤士報發出來的,還有,林逆根本就沒有必要發這樣的一份東西出來!”
光緒帝這才覺得事情不對,於是找人去問留守南京的日軍指揮官水木長田,水木長田於是說道:“前線電台已經沒有回複了,兒玉將軍已經出事了,有九成可能是被袁世凱部隊控製了。”
光緒帝這才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驚訝得如同五雷轟頂,半晌沒有說話,隨即大發雷霆,伸手把龍書案上的筆墨紙硯,鎮紙奏折都推到了地上,那些精致名貴的東西隨即摔得粉碎,光緒帝咆哮道:“好啊!好啊!袁世凱也反了!他和林遠一樣,都是吃裏扒外,忘恩負義的東西!”
翁同龢低聲說道:“微臣早就說過,袁世凱這人慣會見風使舵,隻能同富貴,不可共患難,如今見到林逆勢大,便轉身去投林逆了。”
光緒帝長歎一聲,說道:“現在說這些也沒有用了,袁世凱投了林遠,從淮河到長江之間的大片地域已經盡屬林逆了,從淮安到南京,路上有京滬鐵路,水上有京杭運河,林逆水路並進,旦夕之間進取南京,我大清百年基業,真要毀於一旦了嗎?”
翁同龢朗聲說道:“聖上不可有此悲歎!如今南京已經危如累卵,隻能逆長江而上,前往武漢張之洞的轄地,兩湖兵精糧足,足以為據守之地。”
光緒帝連連搖頭,歎道:“從北京到南京,現在又要到武漢,一逃再逃,一敗再敗,何時是個頭啊!”
翁同龢黯然不語,這時一邊的恭親王站出來說道:“聖上,武漢萬萬不可去,林逆匪兵已經攻陷襄陽,張之洞據精兵守住峴山,勢必不能長久,如今之計,唯有效仿唐明皇入蜀。”
光緒帝狠狠一拍桌子,怒道:“入蜀?偏安蜀地乃是亡國之兆,萬萬不可!”
恭親王急忙說道:“蜀地雖然偏僻,但沃野千裏,乃延續國祚之佳境也!”
光緒帝冷哼一聲,不屑地笑道:“不用再說了,朕哪也不去,就在南京了,林遠他要是厲害就到南京把朕抓走,否則朕就要揮師北進,克服中原,實在不行朕就親自上陣,朕就不相信了,林遠乃是一介亂臣,妖邪之輩,邪還能勝得了正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