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海上追逐(2 / 2)

此時的北京艦上,航海和雷達成了最忙碌的部門,對海搜索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在計算機的控製下,不斷改變著相位,從而完成對空間各個部分的掃描,這就是相控陣雷達,它不需要發射天線做機械運動就可以改變電磁波發射方向。

天線發出的電磁波是有形狀的,在空間中像一個花瓣,不同的位置回波強弱不同,於是根據回波的強弱就可以測得回波的方位,再利用多普勒效應,就可以測得目標的速度。

北京艦很快就測到,六艘日本軍艦,以15節的航速向自己迎麵駛來,如果繼續下去,再有18分鍾,就會和日本軍艦相遇,於是韓明光下令轉舵,艦首轉變一百八十度。

艦船的轉彎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小船還好一些,那北京艦這樣十萬噸的大家夥,慣性是驚人的,盡管它的舵經過了優化設計,能夠盡可能大地產生轉彎力矩,北京艦的轉彎直徑還是會達到船長的五倍,也就是一千五百多米。

艦首轉彎一百八十度所需的直徑,是軍艦回轉性能的重要指標,它一般是轉彎半徑的零點九倍,被稱為戰術直徑。

當艦船轉彎時,阻力增大,船速不可避免地下降,東鄉平八郎敏銳地察覺到北京艦速度和方向的變化,知道北京艦要逃跑,立刻下令,全速追趕,命令一下,戰艦上的司爐們玩了命地往鍋爐裏麵添煤,東鄉平八郎默默地祈禱著,盼望著能在北京艦轉過彎之前攔截住它!

天不隨人意,北京艦就在距離日本軍艦不到兩海裏的地方轉過彎去。轉彎之後,航海部門的人立刻把這次轉彎記錄在了航跡圖上,如今的北京艦,沒有了北鬥衛星導航,沒有了陸標定位,更沒有無線電定位,定位方式就回歸到了最原始的天文導航加磁羅經上。

這種導航方式,和對麵那些追蹤它的日本軍艦如出一轍,東鄉平八郎知道這一點一定會很欣慰。

在現代艦船,尤其是軍艦裏,天文導航的地位相比較於它誕生的時候,已經無比弱化了,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校正磁羅經的準確性,磁羅經由於製造安裝等問題,會產生誤差,這個誤差在磁羅經出廠的時候都已經測好,以表格的形式交給使用部門。

可是地球的磁場是隨時變化的,經過百年的變化,二十一世紀的磁場和十九世紀的磁場差別很大,所以出廠時候的校正表沒法使用了,天文導航就成了唯一的校正方法。就在這時,四艘巡洋艦的航速都加到了18節,眼看就要追上那艘神秘船了!

就在東鄉平八郎心跳到嗓子眼的時候,北京艦突然加了速,短短的幾分鍾時間裏,航速就從8節提高到了19節。

由於快速的巡洋艦的位置在北京艦的兩側,所以想要追上它,還需要更高的速度,於是巡洋艦再次加速,把航速加到了20節。

可是他們的加速性沒有北京艦好,在它加速的時候,北京艦又和它們拉開了一大段距離。

東鄉平八郎轉過頭,問身邊的一個頭發斑白的老人:“老師,您看這艘神秘船怎麼樣?”

老人瞪大了眼睛,搖著頭說道:“這不可能!居然有這樣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