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平八郎問道:“老師,學生願聞其詳。”
老人說道:“看它的轉彎直徑,隻用了一千米就回轉一百八十度,這麼大的船,需要什麼樣的舵才能提供這樣大的推力!還有它的加速性,十分鍾,航速增加了十多節!”
東鄉平八郎說道:“老師,學生還發現了一些疑點,那上麵似乎沒有大炮,還有,它的艦橋上,有好多弧形的罩子……”弧形罩子就是北京艦外麵的雷達罩,他當然沒有見多。
可是老人卻打斷了他,興奮地說:“它最可怕的地方你沒有發現嗎?”
東鄉平八郎連忙問:“是什麼地方最可怕?”
老人說道:“你沒有看見那艘船,它橫搖的幅度非常小嗎?”
東鄉平八郎恍然大悟,說道:“這樣火炮的射速就可以更快了!”
所謂的橫搖,就是艦船在海浪的推動下,船體會以船首尾連線為軸搖動,這樣一來,給艦炮的射擊就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搖動的時候火炮也在跟著搖動,炮口位置就改變了,如果距離很近還沒有問題,一但距離拉開,炮彈的落點就差著十萬八千裏了。
波浪的形狀好似一條正弦曲線,有波峰和波底,為了保證精度,很多軍艦都會在位於波底的時候開炮,因為這個時候軍艦最為平穩,這樣一來就帶來了一個拖慢射速的問題,軍艦不得不遷就波浪。
那個老人是日本船舶設計的鼻祖級人物,名叫陸山真之,早年留洋學習數學,後來為了設計軍艦,專攻流體力學,紮實的數學基礎和對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讓他在船舶設計領域蜚聲大造。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陸山真之一下子就看出北京艦的減搖性極佳,不過他可看不出北京艦是如何做到的,因為北京艦采用了兩大絕招,一個是收放式減搖鰭,這種裝置可以減搖百分之九十,不過減搖鰭在低速的時候是沒有減搖性的,所以又采取了另一招,主動控製減搖水艙,在船搖晃的時候,水能在短時間內被從一舷打到另一舷,相當於水把搖晃的那一舷給壓下去了,便降低了搖動幅度。這兩種設備,一種在水下,一種在船內,所以陸山真之根本看不到。
陸山真之把北京艦更可怕的地方深深藏在心底,那就是:想要設計出這麼優秀的舵,減搖裝置,加速裝置,必須有極其深厚的經驗積累,在船舶設計的過程中,很多參數的選擇是依照經驗公式的,並沒有完整的理論;有的甚至連公式都沒有,唯一的方法就是:造出來試驗一下,不行再換。
“是什麼樣的國家,能造出這樣的船?”陸山真之在心中不停地問自己!
就在這時,東鄉平八郎問道:“它加速了,我們還追不追?”陸山真之想都沒想,說道:“追上去,無論如何也要得到這艘船!”
此時的韓明光,看著閃爍的雷達屏幕,下了一個減速的命令,這是給日本軍艦看的,目的就是給他們追下去的信心!
日軍軍艦慢慢地追了上來,北京艦調整著航向和航速,始終處在對方炮火射程之外,在富士艦上,海軍參謀長蛟島員規說道:“東鄉將軍,我們離開了旅順港,他們會不會趁機登陸?”
東鄉平八郎笑道:“旅順港有炮台,他們有來無回,別的適合登陸的地方,我們已經布設了水雷,他們敢來,就把他們炸進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