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攻破內城(2 / 2)

在那個掩體裏麵,鄧鴻正在和幾個陸戰隊員操作著一部激光指示器,一道激光束打在城牆上,然後向空間反射,幾分鍾之後,一架艦載機掛著激光製導炸彈飛抵目標上空。

那架殲25投下了一枚200千克級的激光製導炸彈,當炸彈離開載機的時候,彈體內部的激光陀螺儀開始了工作,指引炸彈向著預定的方向滑行,這種炸彈采用了低阻力的外形,在空氣中可以滑行很長的距離。

在滑行的同時,位於炸彈頭部的激光接收器開始搜尋指示器發出的激光,炸彈很快鎖定了目標,彈體內的電機開始根據目標的方位調整彈身上的控製舵麵,在空氣的推動下,炸彈的滑行方向指向了城牆。鄧鴻他們瞄準的是城牆的根部,當炸彈在這個位置爆炸的時候,能夠盡可能大地毀壞城牆,炸彈帶著風聲,如同一道閃電撞在了城牆的根部,一身悶響之後,騰起了一片濃煙。

等到濃煙減弱的時候,鄧鴻他們驚訝地發現,城牆居然沒有崩塌,而是在牆根的位置上開出了一個大缺口,所以鄧鴻他們決定,在缺口的位置,再來上一枚炸彈。

激光製導有一個最大的弊病,就是激光在雨雪天氣和有煙霧的情況下是無法使用的,所以要想再次用激光器指示位置,必須等到煙霧散盡,他們並沒有等得太久,當煙霧散盡的時候,一枚炸彈從缺口的位置一頭紮進城牆,巨大的爆炸,把城牆掀開了一個十米多寬的口子!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城內居然傳來了響徹雲霄的歡呼聲!

原來,日軍在外圍防禦陣地丟失之後,為了防止清軍在牆根下麵埋炸藥炸塌城牆,把全城的老百姓都集中起來,拿著沙袋,沙袋不夠就用布,衣服包上土,一但城牆被炸開,就立刻撲上去堵缺口。

而日軍還有一個險惡的用心,那就是,清軍炸開城牆之後,一定會從缺口衝進城,這樣一來,那些堵在缺口處的老百姓就成了第一道屏障,到時候,城內的日軍可以往外開槍,城外的清軍投鼠忌器,不敢開槍!

老百姓飽受日軍的欺負,現在見到城牆被炸開,知道解脫的日子要來了,所以發出了歡呼!

清軍士兵顧不上琢磨歡呼聲是從哪裏來的,他們端起槍就衝了上去,城牆上的磚石被炸得散極了,所以他們沒費多大的力氣就進了城,令他們意外的是:城中隻有一群扛著沙袋的老百姓,連日軍的影子都沒見到。

原來,按照以往的經驗,攻城方想要炸開城牆,必須先派人接近城牆,這個時候就很難不被守軍發現,守軍會立刻做出反擊,所以在城牆的攻防戰中,炸城牆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可是這次林遠設計的炸牆行動,卻是從天上來的,日軍毫無防備,所以缺口的地方根本沒有多少守軍。

日軍的反應速度還是很快的,他們的快速反應騎兵立刻向缺口奔來,可是跑到半路,卻驚訝地發現,路上突然多出來好多沙袋堆,那些沙袋堆又高又亂,戰馬實在是過不去,日軍開始想不通了,難道林遠提前派兵進了城,把沙袋堆在路上,阻攔自己的去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