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噴著蒸汽,一頭紮進了滿是水的深坑之中,水灌進鍋爐,騰起一片蒸汽,火車頭撞在坑壁之上,後麵的車廂沒停下來,還在向前衝,第一節車廂跟著掉進了坑裏,後麵的車廂衝出了軌道,頓時失去了平衡,向一側倒了下去。車廂在地上滑動著,撞翻了一片大樹才停下,劇烈的撞擊引爆了車上的炸藥,劇烈的爆炸把十節節車廂撕成碎片!
俄國在中國東北修的鐵路本來就不多,十枚反跑道炸彈,幾乎把整個東北的俄軍鐵路網癱瘓了,俄軍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沿著鄉間小路步行,一個是搶修鐵路,俄軍指揮官權衡再三,還是選擇了後者,於是抽水,挖土,填坑……這一套下來,就將耗費了俄軍十五天的時間。
在昌圖的俄軍,聽說了後援受阻,於是照會日本,暫緩進軍,然後讓後世曆史學家啼笑皆非的事情發生了:俄軍絲毫沒有想到這些深坑是因為林遠的轟炸造成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地質現象,於是組織了地質學家進行研究,可是研究了半個月毫無頭緒,直到對大坑中的泥土進行化學元素分析,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鐵元素,俄國才得出結論,大坑可能是由隕石造成的。
大山岩翹首以盼的俄國盟軍被擋在幾百公裏之外,而援軍還在驛道上艱難地跋涉著,他們發現,驛道上的深坑還有好幾個,這意味著搬彈藥,抬馬車的過程要重複好幾次,林遠又派出了海軍陸戰隊組成特種作戰小組,專門在驛道沿線騷擾日軍,破壞驛道,這些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小組,雖然沒有殺傷多少日軍,卻搞得日軍人心惶惶,疲憊不堪。
林遠很希望能夠再見大山岩一次,把他的計劃講給大山岩聽,然後告訴他,最後的勝利還是自己的,可是他沒有這樣做,他命令在東邊城區駐守的定武軍,讓出東門,讓日軍可以在東門自由地進出。
這就是中國兵家所說的“圍三缺一”,如果把一座城池完全包圍,那麼敵人知道沒有逃跑之路,就會全力死戰,當留下一個缺口時,就能渙散守軍的意誌。不過定武軍的協統劉鏢對此卻不以為然,他勸道:“林帥,小鬼子一定會頑抗到底的!而且奉天的內城城牆很厚,炮彈打上去就是一個小坑,經過外城的教訓,我們想要奪城門一定是很難了,所以不如我們徹底包圍內城。”
林遠笑道:“日軍在內城囤積了充足的糧食,而且裏麵地下水充足,我們也不能斷絕他們的水源,圍城肯定不是一個好辦法?”
吳元愷於是問道:“那林帥可有破敵良策?”
林遠說道:“當然,命令部隊在城西外麵守候,到時候我會想辦法炸開城牆,然後你們就一鼓作氣衝進去!”
日軍在城外的防禦陣地距離城牆有八百米,在4月6日的夜晚,清軍分五路對西部外圍防線展開了攻擊,很快就拿下了西部防禦陣地。
然後清軍就在原地固守待命,等待著林遠炸開城牆,很多老兵心裏都沒底,因為他們知道要炸城牆至少需要炸藥,可是林遠卻沒有半點調動炸藥的意思。
而讓所有人都好奇的是:在戰壕中,有一處掩體,被林帥親自下令,任何人不準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