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頓時一愣,他看到這個毫不起眼的老人坐在教室裏的時候,他還以為他是個勤雜工,紳士風度沒有讓他把老人給攆出去,現在這個老人居然對他拍桌子大叫,他頓時感到一陣詫異!
林遠哪裏知道:這個劉老,平時為人隨和,可是一到了學術上,那股認真勁兒較蘇爭鳴尤甚!
劉金秋站起身來,像教訓一個沒能從一數到十的小孩子那樣說:“熱怎麼能是一種物質呢?我問你:熱要是一種物質,那摩擦為什麼會生熱?”
威爾見到這個老人咄咄逼人地問自己,不禁有些慌了,他說道:“摩擦過程中產生了碎屑,熱質是隨著碎屑出來的。”
劉金秋又問道:“那我問你,如果我用一個傳動機構,讓兩塊浸泡在冰水裏的冰塊摩擦,那它會不會生熱?”
威爾想了想說:“應該會吧。”
劉金秋說:“怎麼可能生熱呢?浸泡在冰水裏,溫度都是零度,熱質的密度是均勻的,所以怎麼摩擦都不會生熱。”
威爾這下子是真的慌了,他明白問題的所在,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悖論!如果他回答冰塊不會發熱也是不對的,因為摩擦會把熱質帶出來。
這時劉金秋走上講台,說道:“同學們,千萬不要被熱質說所誤導,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熱質這種東西,熱,歸根結底,是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
劉金秋此時站在講台上,仿佛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大學,他伸手想去拿粉筆,這才發現,這個時代還沒有粉筆,於是他悻悻地縮回了手,扶著桌子講道:“同學們,我們理解了熱的本質之後,再來學習鋼鐵的冶煉,煉鐵煉鋼都離不開熱,那麼煉鐵的熱量從哪裏來呢?從焦炭的燃燒中產生!這種熱量用來熔化鐵礦石,鐵礦石的種類有很多啊,四氧化三鐵,也就是磁鐵,三氧化二鐵等等,這個熔化過程在哪裏進行呢?在高爐當中,高爐中產生了鐵水之後,我們把鐵水進行一些脫硫,脫磷的處理之後,把鐵水送到煉鋼爐中,這樣就產出了鋼……”
他深入簡出地把煉鋼的大致過程講了一遍,聽得所有人都出了神,這時他又說:“基本的理論就是這樣,到了實際生產中,還會遇到很多技術問題,大家把我手頭的這份資料傳抄一下。”
那份資料就是林遠組織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翻譯的那份,劉金秋站在台上略微一翻,不由得眉頭皺了起來,他說道:“關於這份資料,裏麵有不少錯誤,比如,這份資料說鐵水中矽的含量可以略高,因為矽可以做發熱劑,實則不然,矽的含量越低,對於脫磷和脫硫的處理越有利,而且可以減少爐渣的產生!”
劉金秋就這樣,站在現代的視角,一一評點19世紀末煉鋼工藝的不足,等他說到第五點的時候,才看見林遠連連對他打手勢,他這才不好意思地笑道:“好了啊,今天就講到這裏吧。”
一旁的威爾徹底折服了,他想不通為什麼一個琉球老人會懂那麼多東西,趁著眾人離開,他跑過去問劉金秋:“您怎麼會懂那麼多東西?”
林遠笑道:“因為他是中國人。”
威爾連忙感歎道:“哦!神奇的東方!神奇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