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生活艱辛(1 / 2)

“孫才旺,你讀過大學,應該記得那句詩‘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村民沒有了辦法,這才出了下策找活路。我們不能取笑他們,要多想想為什麼。為什麼勞而無獲,病而無醫?做不好的,可以多想辦法。如果做到了這樣,哪怕就是被免了職,罷了這個官,無問心無愧了,”馬文生沉默了一會兒,這才說道。

孫才旺聽到馬文生這番話說了出來,才算真正明白了馬文生和他見過的官員不一樣。他沒有架子,不講排場,總是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原來是有了一顆憂戚之心。難怪舅舅豐家田樹讓自己多向馬文生學習。

其實馬文生也有他的詭譎和狡猾之處,比如,他在迎接省內一把手視察時,讓戚雨婷和趙青璿全程陪同。大領導一般很少朝女性發火。

比如他讓孫才旺突然以寬幅電子屏打出歡迎標語。做這些的目的,是想讓省內第一大佬對工業園區更有好感,更能發展壯大。這一些,卻不為孫才旺所能窺測到了。

車再往前開,馬文生忽然叫了聲停車。隻見路邊的地裏,一個六旬左右的老農正趕著一頭小牛在犁地,牛前麵還有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穿著短褲,上身穿著件粗布褂子,身上被地裏翻起的泥沾染得不成樣子了。馬文生默默地看著,走到田埂上,向那個老人嚷了句:“大伯,能不能停一會兒,我想問問您幾句話,行不行啊?”

老農充耳不聞,繼續趕著牛犁地。倒是那個孩子轉過頭來,向馬文生他們這邊看了一眼,然後嚷道:“爺爺,有人來了,有人找你說話。”

老農還是不出聲,一直將這壟地耕到了最前頭,又轉過來,繼續犁著。

“真沒禮貌,”孫才旺嘀咕了一句。他這下不敢再那麼大聲了。要是被馬文生聽到耳裏,估計又是一頓罵。

老農一直耕到了三個人身邊,這才叫孫子停下了。孩子一停,那頭小牛也停了下來。

“你問吧,”老農看了一眼馬文生。馬文生笑眯眯地走了過去,從兜裏拿出一包煙來,抽了支遞了過去。

老農接在手裏,馬文生又拿出打火機,給他點上了。

老人深吸一口,誇道:“好,好煙。就是沒勁。”他說著,笑了起來,臉上的皺紋都綻開了。

“你是附近村子的吧?這裏住著多少戶人家,現在還有多少人常年在村子裏住啊?”馬文生問道。

老人卻不回答他的話,而是瞟了不遠處的普桑車,“小夥子,你們是統計站的吧?統計站的人來了,我都不理的。他們就知道胡吹,從來都沒根據。”

孫才旺正要介紹,卻被馬文生用眼睛示意了一下,他隻好又退了回去。

“大伯,您說得對,我們是統計站的。不過今天不是來吹的,隻想問問情況,行嗎?”馬文生問道,又遞了根煙過去。

“行,哪有不行的。說說就說說唄,”老人答道。他告訴馬文生,這裏原本有兩個村,一個叫大河村,有九百多戶人家,四千多人口。另一個村叫小河村,人口和大河差不多。工業園區征地時,考慮平衡,在兩個村各征了一部分。本來這裏人均隻有一畝地,工業園區征用後,田畝就更少了。以前的農忙要忙上十天半個月,現在隻要三五天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