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的人適合圈養,有的人適合放養!(1 / 1)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管你現在是否理解,在這條自然法則下,許多天性注定會被扼殺!

有的人適合圈養,有的人適合放養。這條潛在淺顯的道理卻是大多數依據天性決定的。

沒有人生來就是一樣的,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獨特的外貌,豐富的內心等等。

有的人適合圈養,有的人適合放養。

我顯然是經曆著圈養的放養的人,也正是我如今結果的一個因素。

我想說的是:無論你適合圈養還是放養,你都要經得起圈養,同時又耐得了放養!

圈養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被動,或者非自發性的主動。

一個性格安靜的,理想簡單的,渴求平平常常的人,大概適合圈養。

一切仿佛都安排好了,衣食住行,學習工作,甚至愛情友情……都是順勢而來的,無需過多突破這樣的條件。

說實話,真正有資格享受圈養,也不失為一種令某人羨慕的生活,但是你又資格嗎?

羊群裏,最終剩下的都是飽滿的羊,它們可以生產很多價值,有資格被圈養。

但是你都能做些什麼呢?也許你沒有想過。

圈養中的人,不乏會出現一些功成名就的人,他們往往是那些即便有享受的條件,也會堅持努力,追求一些事物,最終就無形中擺脫了那種被圈養的狀態,因為他有資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所以說,如果你隻是追求過的好就行,那麼其實無所謂圈養放養,隻要有目標,按部就班的努力去做,該來的自然就來了。

然而,最擔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或者能做什麼!沒有目標,沒有方向,那麼就可能一直處於混沌迷茫的狀態。

就像人在大海中航行,方向是指南針,彼岸是目標,有了指南針和目的地後,經過堅持努力,才能成功到達彼岸。

生活其實也一樣,兩者缺一不可!

也許你會認為我寫的淨是大道理,淨是雞湯。

我承認:我寫的就是!

不過反問一句:你覺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等等這些傳承已久的名言警句有用嗎?

可能你會說沒用,其實我可以理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即使知道了也根本不會當做教條、準則去做!所以,你隻是心中認為沒有。

我補充一句:如果你沒有親身實驗、沒有充足準備、不能長期堅持,你就永遠沒有發言權!

我也知道:多數人的第一步都沒有邁出,包括曾經的我。

其實,曾經一直被圈養的放養的我,並不怎麼了解圈養,相反對於放養,我卻有著一些比較深刻的自我見解。

放養,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自由,但是更大程度上意味著更加迷茫!

“自律帶來自由”“盲目帶來迷失”,這是對放養的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或者推測。

放養,是沒人管,家人一般管束比較少,可惜的是多數學校也根本不會主動管你個人的什麼什麼。

所以,尤其是對於還在上學的初中小學生,這就很可能成為迷失自我的一大因素。

要知道:對於小學初中,甚至高中的多數學生,是不具備自製力的,圈養的人還好,有人約束,對於放養的人來說,很可怕!

你也許根本不會想過,有多少人在那條路上迷失方向,甚至沉淪。

說到這裏,我突然感到吃驚,我們多少人是走過了之後才突然發現,發現那時自己竟是那麼無知與迷茫!

其實,我理想中的教育,是一種平等關係,一種交流學習的方式,並不應該有那麼多功利性在裏麵。

正如說過的一句話:有些事,是不能用功利衡量的。比如真情,比如教育!

但是,也許現實就是那樣,不留戀過去,不奢望未來,隻是現在過的好就行!

這個“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我會不會太消極了,其實我很積極的,隻是我有強迫症。

當看見一些明顯性的問題時,即使沒有能力改變,總會產生設想,簡稱吐槽。

嗬嗬

突然引用當下流行語之一“嗬嗬”

代表著無奈、自嘲、……

對於多數放養的人,我還是很想給予盡可能的幫助的。

隻是因為我不想有人再像曾經的我一樣,不清楚自己,不清楚現狀,迷茫迷失著……

總之,無論是圈養者還是放養者,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每個階段,都真的需要一個人生導師。

一個人生的引導者,而不是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