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見聞

貧窮可恥,富裕光榮

近日筆者出差到射洪,看見該縣各鄉鎮的醒目位置都刷著大幅標語:“貧窮可恥,富裕光榮”,各村社院壩的牆壁上這樣的標語也依稀可辨。再看那射洪縣城鄉,且不說縣城林立的高樓,閃爍的霓虹燈,單是那鄉鎮的繁榮,寬大平坦的公路兩旁星羅棋布的農家小樓,以及趕場的農民那花花綠綠的穿著和充滿希望的笑臉……從城市到鄉村,處處是一派富裕的生活風貌。富裕的生活處處寫在“光榮”的射洪人民的臉上和身上,人們便知道,射洪縣“可恥”的人已經不多了。

當地朋友告訴我,射洪縣十分注重宣傳鼓動工作,始終以一種積極向上的輿論引導九十萬人民奮發向上。而這些輿論大都帶有超前意識和大膽的開放意識,且新鮮活潑深入人心,能引起人們共鳴。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射洪縣委縣政府就率先提出了“貧窮可恥,富裕光榮”的口號,並在全縣城市鄉村刷寫這樣的標語,使全縣人民很快改變了觀念,繼而紛紛勤勞致富,勇奔小康,爭做“光榮”公民。各行各業對內實行大改革,對外實行大開放,使射洪由一個窮縣一躍而成為川中一顆閃爍的明珠,那標語的作用實在不能低估。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標語,不同的輿論,不同的思想,也有著不同的生活。我們在該縣柳樹鎮的一些村社了解到,20世紀70年代初,這些搖搖欲墜的土牆上,隨處可見用石灰刷出的“割資本主義尾巴”之類的標語,人們住茅屋,穿補巴衣服,吃糠菜,打光腳板,蓬頭垢麵,腰杆上捆根穀草索索,“光榮”得很,“命”得很。聽說該鎮三村有一位貧農靠了外地親戚的資助,蓋起了兩間瓦屋,村人便看不起他,他像地主富農一樣抬不起頭。他兒子從部隊回來,硬是叫人把磚房拆了,重新蓋了茅草屋,還訓斥他老子:“還像個貧農的樣子嗎?”

十多年過去了,時代變了,農民們牆上的標語變了,觀念變了,生活也變了,“富裕可恥,貧窮光榮”的畸形時代早已成為過去……

199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