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當堂考驗,問話(2 / 2)

目前為止唐易姝的所作所為還未出現什麼差錯,她正想著皇帝會如何接著考驗她,便聽見皇帝問道:“你救了皇子,當為大功,朕欲賜你良田百頃,黃金千兩,再派百十人風風光光地送你回鄉,你意下如何?”

祁旌奚聞言,張了張嘴,話剛到嘴邊便被皇帝看了一眼,這是警示的一眼,他隻好再把話給咽回去了。

唐易姝心想,她能說她意下不如何嗎?

肯定是不能的,唐易姝隻好說道:“皇帝若是已經決定如此的話,那民女便什麼都不要,民女身上還有些銀子,從京城回鄉倒是不成問題。”

“為何不要?”對於唐易姝這個回答,皇帝但是略微有些詫異。

按照他的問法,一般來說隻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要了這些賞賜,第二個則是把祁旌奚拉出來當擋箭牌。

而唐易姝卻是出乎了皇帝的意料,生生走出了第三條路來,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既然陛下拋開了民女與七皇子兩情相悅不論,那民女便當過去小半年中是在做善事積福報了。以後,我修我的功德塔,他走他的淩雲道,彼此互不幹涉。”唐易姝不卑不亢地說道。

這是她的策略,她就是要獨辟蹊徑,要吸引皇帝的興趣。讓皇帝覺得:哎這個小姑娘還挺有意思的。引著皇帝多跟她說幾句話,她在這禦書房裏逗留的時間越久,她的勝算就越大。

這就跟去大公司麵試是一個道理,祁旌奚向皇帝引薦她,這個步驟就相當於是她給人家公司投簡曆。公司對她的簡曆感興趣,才會叫她來麵試,也稱是複試。

所以唐易姝心裏很明白,如果真的像皇帝一開始說得那樣,無意讓她跟祁旌奚在一起,是絕對不可能召喚她來的。

皇帝對唐易姝的第二個評價則是果斷,或者換個詞說便是識時務,不是個笨的。若是唐易姝哭哭啼啼地求他,說些兩情長久的酸話,皇帝估計馬上就會把人趕出去了。

隻是皇帝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並不同,“你既然與老七兩情相悅,為何不求上一求,你放棄得倒是直接,倒不像是老七說得那麼情比金堅。”

哎呦,還挑撥離間起來了。唐易姝明白了這話裏的意思,腦子一轉,便拍起了馬屁,“民女雖然未曾進過學堂讀過書,但是也知道一句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民女既然身為陛下的子民,必然事事唯陛下是從,哪有對著陛下說‘不’的道理呢?”

哪有人會不喜歡聽好話呢?自古以來,為何皇帝身邊大多都是官宦小人受寵,忠臣直臣死諫之臣永遠都不受皇帝待見呢?

因為忠言逆耳,後者說話太難聽啊!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如果皇帝要大興土木建行宮,那些會拍馬屁的人肯定上趕著說好好好行行行!而忠臣諫臣則會從黎民百姓江山社稷出發考慮,想著天下蒼生,勸皇帝不要奢侈無度。

這樣一來,皇帝能高興嗎?肯定不能啊!

皇帝的直觀感受會更偏向於哪一個?肯定是那些說好好好行行行的馬屁精啊。

不過唐易姝這個馬屁拍的倒不是很明顯,她無非就是表表忠心罷了:雖然我很喜歡你兒子,但是我更忠於皇帝!

唐易姝才不會傻乎乎地做出一副哭哭啼啼地苦命樣,這樣豈不是把皇上反襯成了那棒打鴛鴦的壞人?鬼才會高興呢。

果然,皇帝聽著唐易姝這話,心裏微微一樂,這話聽著舒坦,便直接道:“你既然能說出這句話來,倒不像是大字不識的樣子。”

“字倒是能認得一些,就是寫得不好看。”唐易姝羞澀一笑。

“老七若是娶你為正妃,屆時逢年過節的各種宴席,必然是要帶著你出席的,皇家可是最最看重出身的地方,到時那些王公貴族將相侯爵的女眷看不起你,你當如何?她們所談之事你插不上話,你又當如何?年禮節禮這些東西,你要如何處置?要送誰?送多少?這些你都知道嗎?”皇帝追問道。

若是平時,他是不會問出這些瑣碎的問題的。但是此時他確實是對唐易姝起了興趣,想要看看一個農家女會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民女一個一個地回答。第一,民女若是嫁給了七皇子為正妃,夫為妻綱,她們若是看不起民女,便是看不起七皇子,而看不起七皇子則是看不起陛下,既然對陛下不敬,那以後便不再走動了。再者說,一個人若是把對某人的不喜與厭惡擺在臉上,豈不是太蠢了些?再不喜一個人,該做的禮數還是要做到位的。”唐易姝絲毫不回避問題,直接說道。

她知道皇帝這是在考她,所以爭取說出讓皇帝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