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凰圖臨朝(2 / 2)

甚至有欽天監進言道皇後的命星運勢興盛,隱隱有危及帝星之兆。然而蕭允尚在聽到這樣的說法後,僅僅是付之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沒過多久後,進諫過的言官和欽天監都莫名地從朝堂上消失了,朝中臣子宦海沉浮多年,自然能體察上意,這樣的流言很快就不撲而滅了。

無可否認的是,衛琬的皇後之位已經牢固至極,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衛覃雖然苦心經營多年,卻畢竟隻有國丈和左相的名頭,且又背負了身為外戚的猜疑,反倒不如衛琬如魚得水。

況且衛琬此番南疆一行,所攜回的珍寶價值連城,實在是居功至偉。有了龐大經費的支持,在平定了嶺南水患後,衛琬所下詔令上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拔精銳將士充入禦林軍,肩負起保衛皇城之職,也是在培養屬於自己的軍方勢力。

經過大換血後的禦林軍,完全脫離了朝堂上的幾方勢力,直接由帝後掌管,以虎符為憑。此舉對於蕭允尚的帝位穩固來說,是最有力的保障了。

之後衛琬又連連下發詔令,加撥軍費開支,擴充軍隊隨時備戰。衛覃曾以如今閼於式微,並不足以威脅邊境安全為理由阻撓。卻被蕭允尚在朝堂上當眾訓斥,責備他不知居安思危,水患時未有建樹,如今卻對擴軍之事橫加阻撓,實在是不可理喻。

眼看身為文官之首的衛覃都受了訓斥,其餘大小官員更是不敢做聲了。況且對於以右相淳於剛為首的武官來說,擴軍卻是樁大大的好事,意味著寒族出身的男兒可以通過建立軍功得到更多躋身朝堂的機會。

因著諸事纏身,政務繁忙的時候,衛琬不得不在上書房幫著蕭允尚一同批閱奏折,此例一開便是遙遙無期。

自從上次出疹後,蕭允尚的身體就不甚強健,經常有頭疼腦熱的時候。如今既有了皇後代為批閱奏折的前例,每當蕭允尚身體不適,便隻有衛琬一個人在上書房處理堆積如小山的奏折。

這一日,蕭允尚又感了傷寒,在寢宮休養。衛琬獨自一人看了許多折子,竟有些頭暈起來,便起身走到窗前推開窗子,希望呼吸些清涼空氣。

然而甫一推開窗子,便有一抹冰冷觸上臉頰,衛琬定睛看去,竟是飄起了雪花。

元武二年,原來過得這樣快。自從回到皇宮後,她就刻意讓自己埋首於朝政中,努力約束自己不再去關注那人。起初是很難,日子久了竟也習慣了。原來自己已經忙碌了這樣久,連秋去冬來的季節交替也不曾在意過。

身後傳來紅鶯的聲音:“娘娘,可要傳喚諸位大人來議政?”

衛琬回首微微一笑,卻是答非所問道:“紅鶯,去樂寮取一把瑤琴來。”紅鶯微微一怔,衛琬卻含笑催促道:“快去!”

在上書房外等候議政的眾位臣子等了許久,也不見皇後娘娘傳召,一個個縮著脖子躲在屋簷下,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藉以打發時光。

然而一縷樂音卻從不遠處傳來,輕靈高遠,讓人頓覺心曠神怡。正在凝神細聽間,卻又有女子引吭高歌,唱的是一曲《蒹葭》。

眾人正聽得出神,卻見衛皇後身邊的女官紅鶯匆匆而至,行了一禮後告罪道:“諸位大人請回罷,娘娘說今日不議政的。”

眾人身後身著青衣的太傅容舒眸光一閃,視線投向了上書房的方向,唇角輕揚。

你自擁如花美眷,子承膝下;我卻身居高位,成就一番凰圖帝業。並非我意圖效仿呂稚武媚,成就紅妝天下,隻不過天意弄人。

無緣與你攜手天涯,便讓我一攬天下權柄,成全你的執念,亦了斷我的相思。

卷三,凰圖帝業,終。

卷四,韶華流年,即將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