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萬能的,知識、能力、財富都是有限的,所以求人辦事是社交中最常見的。但同時我們又感慨道“求人難,難於上青天!”活在這個世界上,整天為了生計到處奔波已經很勞累了,偏偏遇上件難事你要求爺爺告奶奶地去求人。為了點小事情,就要察言觀色,點頭哈腰地求人家。能不能辦成,要看人家樂意不樂意,高心不高興。事情辦成辦不成兩說,一肚子窩囊氣那是肯定的。
能不能把人求動,能不能把事辦成,不是看你有多大的決心也不是看你有多大的熱情,技巧和手段才是最關鍵的部分。
從前,杭州有位科場失意多年的舉子,這一年又名落孫山而歸,特地登上錢塘江畔的六和塔,悲觀失望中於塔壁書一對聯。上聯: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下聯:求人難,難求人,人人逢難求人難。這個對聯形象地說明了求人之難。人生在世,誰願意求人?人生在世,又怎能不求人?
胡雪岩本是江浙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經營,也會做人,頗通曉人情,懂得“惠出實及”的道理,常給周圍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鬧不能使他滿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業。他想,在中國,一貫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投地的。大商人呂不韋另辟蹊徑,從商改為從政,名利雙收,所以,胡雪岩亦想走這條路子。
王有齡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於沒有錢作敲門磚。胡與他亦稍有往來。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的,隻是殊途同歸。王有齡對胡說:“雪岩兄,我並非無門路,隻是手頭無錢,十謁朱門九不開。”胡雪岩說:“我願傾家蕩產,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齡說:“我富貴了,決不會忘記胡兄。”
胡雪岩變賣了家產,籌積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去京師求官後,胡雪岩仍舊操其舊業,對別人的譏笑並不放在心上。
幾年後,王有齡身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岩,問胡有何要求,胡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並無困難。”
王是個講交情的人,他利用職務之便,令軍需官到胡的店後來,太平軍占領杭州,王有齡自縊。失去王的支持,胡雪岩並沒苦悶多久,他要找新的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銀子,為左的湘軍辦糧餉和軍火,贏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後來,隨著左宗棠權力的升高,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官,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
胡雪岩由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商人一越而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靠的是什麼?朋友。這正應了古代一名話:“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求朋友辦事重要的是要撒網。網越多,你的求助對象就越多,正如上例中,胡雪岩先是與王有齡交好,不久王有齡倒台,他還有左宗棠。有時候網大了以後,我們求朋友,朋友做不到,但朋友的朋友就有可能做到。
溫馨提示:這個社會講究“能幹的不如會幹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們身無長物,然而卻老練圓滑有時反而比一般人活的輕鬆。他們頭腦活絡,人際交往遊刃有餘。這一切源於他們交際廣泛、關係通玄,源於會求人,會辦事。所以會不會求人對人際交往的影響很大,它是一個人生存立世之本,辦事需要求人,求人即為辦事。
巴黎的夜,是美麗的;異鄉的鍾聲,是悅耳的。
終於,《靠自己最好》的書稿已經塵埃落定。當我把它以郵件的方式傳給我的朋友——中國經濟出版社高老師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於是,獨自一個人,披上大衣,穿行於靜悄悄的深夜,徑直爬上了文明世界的艾菲爾鐵塔的眺望台。坐在了一個溫馨的角落,要了杯熱咖啡,深情地遙望著祖國的方向,頓時燃起了濃濃的鄉愁。
為了祝福祖國的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生活,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到了法國歐仁·鮑狄埃創作的國際歌裏的一句歌詞,並大聲的對著遠方唱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