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七七(1 / 2)

楚遠漠所言能使得羲軍將士人盡稱服的又場勝利,一個月後到來。

遼遠部落節節敗退,退無可退之下,為覓活路,蹠跋江將兵分兩部,一部由其弟蹠跋海率領,向草原深處尋找另一處安家落戶之所。一部由其親率,前往奭國邊境,尋找異國合援。

楚遠漠亦按兩路分作堵截,親率一路,追殲蹠跋江;另一路則由新近歸隊的副都督段烈率領,堵截蹠跋海。

段烈方把萬和部落老巢端掉,因著那過關斬將、如入無人之境的勝感尚在胸際澎湃,正是誌得意滿之時。此際來戰蹠跋海,自以為手到擒來,一時忘了入巷之犬最易反撲之理,攜五萬之眾,被窮途末路的蹠跋海困入斷魂山,前後派十支小隊殺出搬求救兵,最終,尋找到了都督大營者,隻有其一。

楚遠漠得訊,命樊隱嶽、梁光前援。

斷魂山乃由周邊草原沙漠經年累月風化成丘而成,山內路有千條,壑有萬道,路壑縱橫,形如迷陣,入內易,出外難,“斷魂”當如是。

樊隱嶽到後,未急救援,反著力追殺聞風而遁的蹠跋海。以棋盤陣使遼遠部落軍力分割,分而攻之,活捉了蹠跋海及若幹兵丁,且重金宣賞:有能將斷魂山內地形畫出者,賞百銀,釋自由;有能將山內羲軍領出山外者,賞百金,釋自由。

樂畫圖者,分囚畫之;樂帶路者,各帶到帳中敘話。僅三日,收圖不下十幅,湧領路者不下百人。樊隱嶽將每人所畫山圖、所述路線做以比對,選五圖五人,派精兵一百,押五人前去山內尋人。六七日後,終將段烈所部救出。雖已是人饑馬餓,困頓乏力,總好過葬身山腹,全兵覆沒。

茲此,段烈、梁光皆對樊參讚皆作敬服。

休整十日,大軍開拔往羲國西疆,與都督會合。

——————————————————————

蹠跋江一路逃躥,至奭國邊境消形匿影。楚遠漠遣人遞函到奭國邊城長官處,言有本國叛將入境,請邊城守將協助擒拿。

奭國人矢口不認,拒為協作。

這般姿態,激得羲國諸將火起,諸口一辭要打過奭境,滅他邊城,索性直搗奭都,看他還敢不敢叫囂狂妄。

楚遠漠沉肅未語,但胸懷內的熱烈,不亞諸將。

如此機會,是他等待已久的。當年與奭國別勒親王所簽互不侵犯條約,有他與對方的落字銘章,堂堂親王,諾有千斤,名有千鈞,違諾者,勢必為人所詬。近年來,他殫思所在,即為此結。如今不必他費心安排,奭人先自違諾,責不在他,權當天助。隻因條約其上,有明文所列“雙方共維邊境安寧、不容宵小兩廂作亂”之款,奭國願作蹠跋江避難聖地,盡管為之,比及奭國天下,一個蹠跋江又算得了什麼?

既得天助,便得天時。駐師涼陰關,又為地利。直待樊隱嶽、段烈那路前來彙合,當算人和。屆時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揮戈直進,滅奭興羲,有日可期。

自然,楚遠漠從來不是盲進激取之輩,奭國兵馬,不比萬和遠東,縱然豪情萬丈,也要步步為營,修城練兵一日未殆,籌糧秣馬一日不歇。未來仗,必是場場硬仗,不容小覷。

“珂蘭,要打仗了麼?怎麼看個個都是一臉的官司,蹠跋江都被趕得沒影兒了,還要打什麼仗?要和誰打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