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民以食為天,人以“胃”為本(3 / 3)

(1)神經係統: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由於酒精能損害大腦細胞、導致大腦皮質萎縮,常過早地發生智力減退,嚴重者可成為癡呆。另外也可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出現手足麻木,感覺異常等。

(2)循環係統:過量飲酒導致甘油三酯及膽固醇增加,促進動脈硬化;長期嗜酒的人,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可因血管破裂發生腦出血;有的人則發生血管舒縮功能障礙,麵色蒼白、皮膚濕冷、血壓降低、腦供血不足,易發生腦梗死。長期飲酒者,患中風的幾率是一般老人的2~3倍。長期大量飲酒也可導致心功能衰竭,表現為心室擴大和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3)消化係統: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脂肪肝,俗稱酒精肝,嚴重者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過量飲酒可引起胃潰瘍、出血甚至穿孔而危及生命。

(4)呼吸係統:嚴重的酒精中毒會麻痹呼吸中樞,出現呼吸異常,甚至導致死亡。

(5)內分泌係統:長期大量飲酒可影響體內糖代謝過程,使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

(6)生殖係統:酒精會使男性出現陽痿,對於妊娠期的婦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使未出生的嬰兒發生身體缺陷的危險性增高。因為酒精在胎兒體內代謝和排泄速率較慢,會對發育中的胎兒造成較大傷害。

此外,長期酗酒者多情緒易激動,易亂發脾氣,判斷力控製不佳,易與人發生衝突,對外界刺激敏感,高犯罪率,精神恍惚,影響工作效率等,從而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

那麼我們說適量飲酒,如何把握這個“量”呢?這要從三個方麵來看:一是飲酒次數。決不能一天兩頓或天天喝、頓頓喝。也不能連著應酬喝好幾天。一周適量喝1~2次還是可行的。二是適量要因人而異,不能超過個體承受範圍。一般來說每次不能超過1~2兩白酒。三是一定量的酒在適合的場合才算適量。

值得提出的是,要避免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時由於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直接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因此在飲酒前應先吃些食物,尤以碳水化合物為佳,因其分解時產生的能量可供肝髒“燃燒”酒精之用。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佐菜,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以補充肝髒代謝酒精所需的酶與維生素,切忌用鹹魚、熏腸、臘肉等食品作為下酒的佐菜,因為熏臘類的食品中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等有毒物質,與酒精相互作用,不僅傷害肝髒,而且會誘發癌症。

在酒類的選擇上,最好飲用果酒,如葡萄酒。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科學家分析出葡萄酒內含有多酚類物質,其中白藜蘆醇具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及抗氧化的作用。美國心髒病學家證明每天喝200毫升紅葡萄酒能降低血漿黏度,使血栓不易形成,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法國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5歲,女性為83歲,在歐洲首屈一指。談起健康長壽的秘訣,不少人都認為與葡萄酒有關。其次是黃酒與白酒,黃酒是我們傳統的酒類,飲法不同,其保健效用也不同,生喝黃酒,具有消食化積、鎮靜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煩躁等症有效。熱飲黃酒,能祛寒除濕、活血化瘀,對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患者有益。而白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作用,失眠症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於睡眠。到了冬天,還可適當飲用滋補酒,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但是滋補酒有許多種類,不是每一種都適合自己,選用時一定要針對自己的體質,或谘詢醫生,然後適量飲用,不然不僅起不到滋補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

研究證實,隻要加強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癌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可以得到控製,希望大家都能通過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收獲健康,遠離癌症,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