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癌症是殺手,談癌色變,一點也不誇張,但是癌症真的是不治之症嗎?癌症真的如此可怕嗎?我想癌症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缺乏正確的認識,缺乏合理的治療,缺乏樂觀的態度。從事中醫藥防治癌症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癌到底是什麼”?現代醫學認為癌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組織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癌細胞就是異常增生的細胞。英文稱為Cancer,原意為“螃蟹”。形容“癌”的無規律性,像螃蟹一樣的橫行霸道,不受任何約束,任意繁殖,可向周圍擴散,不管是硬如岩石的骨質,還是韌如牛皮的筋膜,都可以被這個號稱“螃蟹”的癌侵犯損害。中醫稱癌為岩、積聚、癥瘕,認為其多由於正氣不足,氣滯、血瘀、痰凝、濕聚日久凝聚而成的產物。一個認為是新生物,一個認為是病理產物,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似乎並沒有將“癌”到底是什麼說清楚。所以,關於“癌”的治療一直很茫然,現代醫學圍繞著這種認識,開展了以攻擊、殺滅癌細胞為主的各種治療,如手術、化療、放療等。而目前的中醫根據自身的認識,也開展了針對氣滯、血瘀、痰凝、濕聚這些病理產物為主的治療,采用理氣、化瘀、化痰、除濕等一係列方法。現代腫瘤臨床療效如何呢?這無須我們來細說。我們應該不斷地問“癌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的解決才是我們開啟癌症治療大門的金鑰匙!其實,我認為“癌”既不是一種細胞,也不是痰或瘀。“癌”應該是一種狀態,我們暫且稱它為“癌狀態”。這是一種人與自然,人體內部五髒六腑之間失衡的狀態。

癌是一種狀態,要想真正解決癌症,就必須改變“癌狀態”,改變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土壤。有了這種認識,就使我們在癌症的治療選擇中變得更加理性,從而避免盲目崇尚“速戰速決”、“斬盡殺絕”觀點帶來的過度治療,真正強調在維護生活質量基礎上的癌瘤病灶的有效控製,注重達到中醫“髒腑和、氣血和、陰陽和、經絡通”的狀態,這才是我們臨床治療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本書並非專業論文,隻是一種科普讀物,是筆者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所獲得的一些感悟和癌症防治的新觀點,這些感悟和觀點,我也曾寫過一些科普性的文章發表在我的博客中,我想通過這樣的讀物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正確認識癌症,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癌症臨床治療中的優勢和特色,這也是本書編寫的目的和初衷。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在中西醫學者的共同努力下,癌症已不可怕,帶瘤生存已成為現實,戰勝癌症並不遙遠。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李忠2010年3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