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禎早在納蘭冀死的時候就依附上了納蘭英,一心想要扶持納蘭英上位,納蘭英自己也是野心勃勃,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能在納蘭雋麵前表現自己,如今,印禎提醒自己似乎機會來了,納蘭英怎會錯過?
他句句鏗鏘,信心十足:“父王,難道你忘了,兒臣也曾是宿伊元帥的學生麼?”
宿伊深得納蘭雋的信任,出去早亡的大王子、四王子和受教於連戰的納蘭雋,六王納蘭英和八王納蘭央都曾經受過宿伊的指導。
納蘭雋怔了怔:“你?”言語之中似乎有一絲的不信任。
納蘭英站出來之後,納蘭央豈可退縮,他當即也站了出來,對納蘭雋道:“父王,我與六哥都曾是宿伊元帥的學生,兒臣也可出戰。”
納蘭雋揮一揮袖子,並不同意:“你們兩個真是胡鬧,戰場不是兒戲。”
元徵看著納蘭雋的兩個兒子爭先恐後的要領兵,心中冷笑,嘴上卻道:“大王,六王、八王雖師從宿伊元帥,可是經驗不足,要不然還是等執金吾回來吧。”
印禎一看,元徵在為連皓月說話,惱怒不已,心中暗自尋思,元徵的兒子元襄與連皓月交好,等那連皓月從靖朝回來之後,一定是納蘭雋重賞的大功臣,你這個時候就要獻引擎,哼,我可不能讓你這麼輕易的就成功了!
他隨即提議:“大王,長史大人說的不錯,六王八王雖然師從名將,但畢竟沒有實戰的經驗,不妨這樣,邊境和朝中定有幾位經驗富足的老將,讓他們隨六王一同出征,作為參謀。若是進攻不順,那麼等執金吾從長安回來,便即可讓他領兵支援,這不既穩又快了麼?”他隨後還補充了一句:“我們現在本就名將凋敝,六王八王有意曆練,不正好能夠填補上我們失去二王子的損失麼?”
印禎的最後一句話打動了納蘭雋的心,自從納蘭冀死之後,王室之中再無掌兵之人,這對納蘭一族來說是個不好的信號,王族手中無兵,怎麼看都是暗存的隱患。他不是不想納蘭英和納蘭央領兵出戰,隻是擔心他最後的兩個兒子出了什麼意外,那可就真完了。不過印禎的提議很不錯,找幾個有經驗的將軍護在他們二人身邊,他二人作為主帥,坐鎮中軍,不用出戰,怎麼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他看住納蘭英和納蘭央,目光威嚴:“你們兩個當真能夠領兵?”
納蘭英和納蘭央看有了機會,自然躍躍欲試,便答:“我二人定義不容辭!”
納蘭雋又仔細想了想,終於允諾:“好吧,既然你二人願為國效力,父王也很欣慰,現任命納蘭英為西軍主帥,納蘭央為副帥,擇日領兵,進宮運山城。”
“兒臣領命!”
----------------------------------
退朝之後,印禎誌得意滿地走到了元徵的身邊,趾高氣昂道:“元大人可還是在等著執金吾回來?那可真要錯過好時機啦。”
元徵並不動怒,隻是淡淡對印禎笑道:“還是寧國公技高一籌,臣自愧不如。”
印禎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元徵身旁有幾個臨近之臣,見印禎如此高傲,免不了為元徵報了幾句不平,元徵依舊和淡地笑了笑:“這沒什麼,六王和八王打了勝仗,才是真正要緊的。”
元徵拾起目光,看向遠方,神情沒有一絲一毫的氣餒,甚至嘴角還掛著一份淡淡的微笑。
這場任命真是笑話!
廖騰升是什麼人?那可是和廖高傑一起,逼得靖朝撫遠大將軍燕長清受困身亡,靖朝那麼多將領當初都捉不住他。身為一國叛將,還能在百裏齊手下混的如魚得水,連當初若伊與靖朝和親之時,都能讓若伊保住自己,不送交靖朝,此人的心機謀略怎麼可能是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能對付得了的?
而且,納蘭雋竟然讓爭奪王位不可開交的兩個兒子一同出征,還分主帥副帥,到時候,兩人鬧了矛盾,以他二人的身份,誰能上去勸解?納蘭雋啊納蘭雋,沒有了宿伊,你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看不到了嗎?
這場仗若是還能打贏,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是如何讓離漠自取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