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青在西部邊境縱兵搶糧的事情很快便傳開了,消息也傳到了連皓月與榮純的耳中,連皓月聽聞之後,大驚失色,榮純也很吃驚,畢竟縱兵搶糧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是畢竟這樣的將領應該做的事情,況且天一城與東石城,一個關係到印家一個關係到元庭,各個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連皓月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一直愁眉不展,總怕畢青的事情會影響到申惠,榮蘇對這個事情也把握不準,但一直勸連皓月不用擔心,畢竟這個事情最先理虧的是印家與元家,他們應當不會自己主動挑起這件事情的。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這申惠的捷報,隻要這一仗打勝了,那麼什麼都好說,一旦不勝,後果那真是不堪設想。反倒是元襄,對這件事情,不那麼著急,反而還能與連皓月玩笑道:“畢青將軍可真有魄力啊,印家的城和元丞相的城都敢硬搶,整個離漠我想也沒幾個將領敢做到這樣的事情吧。”
說來也奇怪,這件事情在且柔城中基本上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但是卻偏偏沒有傳到且柔城中,也就是說,印禎甚至是元庭在西部這一仗沒有打完,沒有定論之前,都不想過早的出手。
——————————————————————————————————
與此同時,柳城這邊,原本膠著的情況終於有了改變。當良英知道了畢青魯莽的舉動之後,當即把畢青大罵了一頓,可是覆水難收,已經搶來的糧食再送回去也沒意義了,而且大軍實在需要這些糧草,可這樣一來,他們就沒有任何退路了,與若伊的這一仗就必須全勝。
畢青自知鑄成大錯,這一仗更是拚盡全力,帶領一萬精銳部隊充當先鋒,抱著必死的決心直衝百裏齊中陣大軍,百裏齊親自坐鎮中軍,哪裏會這麼容易被畢青的攻勢雖擾亂,所以畢青雖勇,但是實際的進展卻不大。但是畢青的勇猛卻給百裏齊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為畢青從始至終目標都隻是百裏齊一人,無論周圍圍聚多少精兵,畢青就隻向百裏齊一人殺去,他渾身浴血,身重數刀,卻依舊持刀衝殺,勇猛之姿,震退多少若伊士兵。也正是畢青的拚死,百裏齊的思緒被打擾,整個軍隊的變陣與行動緩慢了許多,百裏齊的遲疑為申惠與良英創造足夠的時間,申惠與良英的大軍緊鎖若伊大軍左右兩翼,持續推進,一步一步將若以大軍逼退到邊界附近,其實這個時候,畢青實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再也不能推進一步。而就在這個時候,若伊這邊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若伊本來在柳州這邊已經得了不少好處,再打這一仗,百裏齊也隻是向將離漠所剩不多的士氣全部擊退,但是這一仗離漠打出了血性打出了野性,這讓百裏齊不由不懷疑,繼續這場曠日持久的作戰是否有必要,畢竟南部那邊,靖朝的勢力不得不重視,一旦他有了動搖,那麼這場戰爭最後便有了定數了,百裏齊決定收軍南歸,放棄入侵離漠西部的計劃。
若伊一撤軍,離漠這邊軍心高漲,連追了十裏,而畢青被眾將的保護下,滿身戰甲布滿鮮紅的血液,撿回了一條命,同時也立下了這一場大捷的頭功。
曆時八個月,大小交戰十數場,離漠終於擊退了強敵離漠,守住了西部要城柳城。若伊大將百裏齊率軍回朝,其實這一場仗,離漠也算不得大勝,畢竟柳城以及西部的損失在那裏擺著,但是這一仗到底還是打出了離漠的硬氣,徹底告訴了離漠縱使損失了元帥宿伊,離漠也絕不是好欺負的。其實能達到這一點便已經足夠了,這一回他們終於能夠得勝回且柔了。
這一仗之後,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種如釋重負的表情,這一場仗他們背負了太多的壓力,特別是畢青,被人從戰場上救回來的時候他還強撐著一口氣,死命一把拉住身旁人的袖子,直到有人高呼著告訴他“將軍,我們贏了,若伊撤軍了”他這才敢真正的閉上眼睛,昏死過去。
是的,他們贏了,終於贏了這一仗,就連申惠與良英都大大的送了一口氣,認為他們終於不負眾望,也終於暫時獲得了安全。可是申惠也很清楚,這一次的勝利,隻能護住自己一時的安全,要想穩固自己的地位,就要事事小心。這一點,申惠考慮的很對,隻是他沒有想到,自己安全的時間竟然這樣的短,而且他的倒台差一點還拖累了連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