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允南一番話既說出了杜君浩等人的擔憂,又提出了解決的方案。看起來確實可行,但是明眼的人都知道,一旦成帝,怎麼可能輕易放下手中皇權,不傳自己子孫,而傳侄子呢?可是縱有疑慮,也沒有人敢站出來說出這一事實。
許恒見朝局變化,心中疑惑,袁允南自是站在西平王一邊,可是他到沒想到西平王這一回不打算強奪攝政王大權,而是改口意圖另立新帝,那麼稍微動點心思就知道西平王現在打得是什麼主意了,他若不想做攝政王,那麼必是要擁立蕭肅之為帝,蕭肅之在先帝五子之中排行第二,兄終弟及,自然該得他為皇帝,許恒冷笑,西平王,你這把算盤打得還真是精妙,蕭肅之成為皇帝,就算你不做攝政王,那也必定是大權在握了,可我怎麼能順了你的心意。
“看來眾位大臣都認同袁大人的想法啊,那麼若要另立新帝,大家可否有好的人選呢?陛下有四個弟弟,誰是新帝最合適的人選呢?”許恒不動聲色,慢慢悠悠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其實得知西平王想要擁立蕭肅之的這個想法之後,許恒並不驚慌,因為無論文治武功,剩餘四位親王沒有一人能夠比豫昭王更適合成為皇帝,隻要他咬死這一點不鬆口,加上鎮南王府、靖淵王還有遼東大軍一帶的支持,西平王根本奈何不得。
蕭容崢順著許恒的話接下去道:“若真要另立新皇,四位親王之中,論才論威望,都當擁立豫昭王為皇才是。”
“四弟此言差矣。”一直隱忍不動的蕭城毅終於從大臣的隊列中走了出來,他微笑站在眾人麵前,道:“的確,豫昭王有經緯之才,但是卻不適為皇。先帝曾經有言,豫昭王乃國之棟梁,能為陛下保駕護航,也就是說豫昭王能成臣中第一卻不能為帝一日。”蕭祁當年認定蕭文禹繼承皇位,自然不能再給蕭奕洵有成帝的希望,所以說過這樣一番話,可是如今卻被蕭城毅拿來阻擋蕭奕洵成為皇帝的重要證據。
他繼續道:“今日汝等所言另立新帝,不過是想在十數年之內穩固住家國朝政,平若伊三方,成古今之大業。既然諸位有宏圖再次,那麼豫昭王就更不可能為帝!”蕭城毅目露精光,振振有詞:“豫昭王如今威懾遼東,可以說要想收複若伊離漠三地,豫昭王便必須一直守在北部邊境,若他繼承皇位,那麼還能有誰能帶領大軍,攻克若伊離漠呢?再者,豫昭王行軍打仗自是一流,可是治國安邦的才能卻並非也是一等的在行。且豫昭王行事果決狠厲,與陛下乃至先帝所崇尚的仁德治世所不符。而且,”蕭城毅冷冷掃視四周,說出了最後最為重量級的話:“若豫昭王為帝,那麼太子殿下日後還能繼承皇位麼?”
眾所周知,豫昭王行事雷厲風行,確實與蕭祁蕭文禹治國風格有所不同,再者他德高望重,一旦為皇起了私心的話,蕭睿日後的日子未必好受,蕭城毅一番話倒確實讓百官都滋生了一份疑慮。
許恒麵色鐵青,蕭城毅字字緊逼豫昭王,擺明了與豫昭王對著幹,現在蕭奕洵不在長安,明裏暗裏都弱了西平王一分,情勢並不樂觀。
“如果按王爺所言,豫昭王不適合掌國家大權,那麼王爺意蜀哪位親王呢?”杜君浩冷冷發問,鋒芒畢露。
西平王淡淡一笑:“另立新帝本就不是本王的提議,杜大人如今讓本王提議哪位親王,豈非是將本王推向千夫所指之地?”他撚一撚自己的胡須,道:“今日主持大局的乃是北淮王,諸位卿家不妨聽一聽北淮王的意見?”
許恒頗為不解,西平王這雲裏霧裏究竟打得是什麼主意,怎麼回回不按常理出牌,但他最後提議將權力上交給北淮王卻引得一致認同。
蕭容崢眾望所歸,隻得勉為其難道:“既然眾位大臣要本王來說,那本王也隻能說一說自己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