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豫昭卸任(2 / 2)

姚照珂深通軍事謀略,他認為不行,那麼十之八九,此案不能通過。蕭祁權衡再三還是否決了這個提案。

如此一來,六萬援軍重新由副將帶回三州,而蕭奕洵則重新回到昌黎城。

林子騫得知這個消息,大為驚訝。他驚訝的並非是援軍的解散,因為他知道,這六萬軍士解釋三州的精銳,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離漠退兵,他們自然應當回到原來的城池,讓他驚訝的是蕭奕洵的解任。蕭奕洵的兵法謀略已經無需置疑,可是朝廷卻讓蕭奕洵重回後方,這讓林子騫完全不能理解。

他問過黎鬆柏,黎鬆柏閱曆豐富,自然知道兵部尚書的方案被左右丞乃至鎮國大將軍聯合否決確實是出於方案本身的不可行性,但是蕭奕洵的解任,卻也涉及了皇城之中複雜的權力紛爭,朝中仍然有很多人忌憚豫昭王的實力,所以容不得他坐鎮幽州!

他現在總算是明白那日蕭奕洵寂寥的話語:“隻怕我不日便要會昌黎了,沒有機會了……”他現在才知道這些話中包含的意思,黎鬆柏看著麵前的地圖,歎息了一聲。

他不知道身為當今皇上的五個兒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位皇子,蕭奕洵到底有沒有野心爭權。這些也不是他能左右的,他隻是單純的作為一名邊關將領對一位有能力的年輕統帥無法臨陣而發出的唏噓。

得知了緣由,林子騫反倒沒有當初的憤慨,他反而陷入了沉默之中。忽的他目光一凜,道:“豫昭王他日一定會成為遼東的支柱,這一點毫無疑義。”

經過這一仗,蕭奕洵的謀略心機,風度態度給林子騫留下了太深刻的力量。擊退宿伊之後,蕭奕洵並不是十分開心,或許是因為他料想到自己不就之後便要卸甲回到昌黎城,難免會有落寞失意。但林子騫卻知道這失意的背後,隱藏的是蕭奕洵的不滿足。

偶然的一次,林子騫經過統帥的軍帳,看見蕭奕洵用筆圈出了幾座城池,他看的心驚,朱砂的筆圈出了黑色城池的名字,無比的醒目。

曜日,茺乾,皖崇……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離漠的重鎮,由兩路從南向北延伸直到停在一個位置,那座城的名字叫“且柔”——離漠的王城。

簡單的幾筆,林子騫卻從中看到了一種豪情,一個遠大的誌向,他內心猛地湧出一股激烈的澎湃的情感,那一刻他明白為什麼蕭奕洵的眼中會有縈繞著一股失望。

蕭奕洵不滿足擊退了離漠,他想要做的是收複,在羲朝年間失去的離漠。這樣的人如果願意,他完全可以選擇留在京城,爭奪那天下的皇權,可是他毅然選擇來到遼東,為了完成自己的抱負。

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撐起自己的抱負,那麼他絕不會偏安一隅。很顯然蕭奕洵有這樣的實力,所以林子騫深信,不久,蕭奕洵一定會成為遼東無人可取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