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好望角消失(1 / 2)

好望角是歐洲航海家們命名的,現在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尚未開始,哥倫布還沒有到達美洲,麥哲倫也沒有進行環球航行,達伽馬的發現新航線之旅當然更是一個笑話,這個所謂繞過好望角發現從歐洲到印度的新航線壯舉,已經由中國航海家董宇完成了。這塊大陸的終點當然也沒有人給他起名字。作為準備到時世界各地去發現世界的遠洋船隊,旗艦南海號上配備的就有專門的海圖繪製人員。對於給各種新發現起名字有著超強興趣的董宇,毫不客氣的給這個在後世大名鼎鼎的海角起了一個超凡大氣的名字——白虎尾!

後世的洋鬼子都沒有用他們的名字給這個海角命名,作為大明天朝的宣慰使大人覺悟豈能不比他們高?至於為什麼叫白虎尾,從字麵意義上也是很好理解的,白虎,乃中華傳說中神獸也,主管西方之神。此海角在我中華的西方,狹長探入海中,形似虎尾,因此命名白虎尾。等到董宇的艦隊到了歐洲之後,把船上繪製好的世界地圖發給那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白種人,好望角這個名字將再也不會出現在各國的世界地圖裏麵了,白虎尾,這個新的地理名稱,將出現在世界各國的地圖與書籍中。有不明白此地名稱是何意義的他國之人必定要探尋明白,白虎,這個中華特色濃鬱的名稱也將隨即呈現在探索著麵前,華夏人最先經過這裏,並且起了名字也就為世人所知了。

艦隊經過白虎尾之後,風向頻繁變幻的非洲最南端的海上竟然沒風了!方才還在刮著西北風,風向雖然有點弱,畢竟還是有風在刮,現在居然停了!

在董宇的航海史上,雖然也有過沒風的時候,不過哪次也沒有這次關鍵,現在是在哪?是在整個大陸的最南端,在這兒停了風,那不是要命嗎?好在艦隊每艘船都是帆漿兩用,船上都配的有船槳、櫓杆,和專門的搖櫓手,總算不至於讓船在沒了風之後,束手無策。

船艙裏麵的搖櫓手們喊著整齊的號子,一起劃動,船行起來到也並不慢多少,不過這樣的時間肯定不能太長,搖櫓手們雖然體力好,可是如果這樣長時間的劃下去,下一站就不知道到什麼時候了。好望角過去,有個地方叫開普敦,這在後世是個大都市,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樣,本來是想直接開赴非洲西海岸的,看樣子這回是要在開普敦停一下了。

白虎尾這裏的風就像個頑皮的孩子,董宇剛剛傳令要在這附近尋找碼頭靠岸,海麵上就又刮起了東南風。風勢越刮越大,船速已經慢慢地變得越來越難控製了!剛才已經說過,白虎尾附近島嶼、暗礁眾多,風這麼大,一不小心,要是在這裏觸了礁,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找地方靠岸!盡快找到開普敦!半天前還是為了沒風要靠岸,現在已經變成了靠港躲避風暴了。

開普敦這座著名的城市現在同樣不叫這個名字,現在它還還隻是一個當地居民的村落。像非洲其他臨海村落一樣,這裏的人也是以打漁為主要生存手段。就在董宇以為這裏也是和竹步、卜剌哇一樣,除了本地的土著,不會再遇到什麼其他外人的時候,這個在當地話中叫做卡破的小漁村子裏麵竟然發現了一個不屬於這裏的人,一個白種人!

這個白人名字叫毛羅(Fra Mauro),他是一個意大利的傳教士。毛羅為了他的信仰,穿過茫茫非洲,一路傳教,最終到了這裏。毛羅在這個叫卡破的村子裏已經呆了大半年了,信徒倒是收了幾個,可和他製定的目標還差得遠,看來他要在這裏呆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

毛羅對於這支靠岸避風的中國艦隊顯然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在艦隊出現的時候,他就在岸邊觀看,艦隊靠岸,他更是一刻不離的在邊上轉來轉去,熱情的想要上來幫忙。宣慰司艦隊雖然在新華島留下了點人,可仍舊是有上百艘船,一萬多名水手士兵的一隻超大艦隊。如此一隻大型官方艦隊的靠岸,完全就是一場軍事行動。秉承董宇的觀念,艦隊靠岸時是軍隊先上岸,在碼頭上占領一塊陣地之後,才是將領官員,最後才是船工,這樣一場嚴密的軍事行動,怎麼能容忍一個外國人靠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