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官尤鬆(2 / 2)

大街上人人臉上帶著笑容,穿著簇新的衣裳,從容的從街頭走過,孩子們嬉笑打鬧著,番國蠻子也學著中國人的樣子,穿新衣,逢人就抱拳問好。

董宇現在也算是高品級的官員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成祖朱棣要駕臨奉天殿,接收百官的朝賀,董宇也有資格參加了。錦衣衛全副戎裝在丹陛及丹樨上陳列扈從儀仗隊,金吾衛護衛。教司坊在大殿兩廂奏樂。身著黃金甲胄的衛士從丹樨一直排列到午門。

大年三十晚上就趕到了午門外,初更響過,文武百官站好了隊,二更百官由左右掖門進入,分文東武西站於丹樨兩側,三更鼓響,執事官來到文華殿,皇帝身穿袞冕服升坐龍椅。

儀禮司奏唱執事官行禮,讚唱拜五拜,奏唱請升殿。皇帝起身,奏樂,打開扇,卷起簾。朱棣在在奉天殿登位,百官山呼萬歲。

從皇帝到大臣,每人都穿著嶄新的朝服,舞蹈拜賀,皇帝發布新年致辭,朝廷給每個人發放賞賜,從魚肉到米麵,從帽子到襪子,董宇算是享受了一遍身為封建明王朝公務員的過年福利。

每日和手下兄弟們在一起飲酒作樂,正月十五看了花燈,到了正月十七的時候,尚寶司已經準備好了印信,包括新洲宣撫司宣撫使的大印,赴倭國大使的大印,下東洋艦隊總兵官的大印,以及海洋宣慰使的大印,這一下就發了四枚大印,貌似一步登天啊,董宇臉上樂開了花。領了黃皮的聖旨,上麵加蓋的是“皇帝行寶”的印章。聽說朱棣打下南京城的時候,搜遍皇宮,也沒有找打皇帝的玉璽,由此斷定,建文帝是帶著玉璽逃跑了,所以在朱棣在位其間,不厭其煩的尋找建文帝,甚至不惜派鄭和率領數萬軍士,乘坐大海船,不遠十萬裏下西洋追捕建文,就是想追回失蹤的那枚玉璽,或許是那些玉璽吧。畢竟在封建王朝,沒有繼承玉璽的皇帝總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不知道這枚印章會不會就是後刻的。

正月十八,上朝的時候,朱棣給董宇派了一個監軍,中官尤鬆,出任艦隊的總調度官。尤鬆帶了一支一百人編製的錦衣衛作為扈從。董宇帶著手下大小頭目跟隨尤鬆趕奔劉家港艦隊所在地,準備開始遠征。

尤鬆是個白臉無須的胖臉太監,此人初一見麵倒挺和氣,對董宇也是恭敬有加,大概他也是聽說了董宇此人的發家史,再一看其手下這幫人明顯不像善類的形象,知道這幫人不太好惹,所以幹脆裝起了老好人。董宇可不會管他是不是皇帝身邊寵信的宦官,在國內的時候,一切都好說,一旦到了船上,這家夥要是想耍什麼幺蛾子,他也不會客氣,不過眼下人家擺出一副好好配合的架勢,天使大人也不能太不給人家麵子不是。

劉家港的海邊停著五艘仰頭方尾的巨艦,這就是分配給董宇的五艘寶船!老子終於有寶船了!這一刻董宇激動地熱淚盈眶。帶著尤鬆以及手下的眾位大將昂首闊步的走上看起來最氣派的一艘寶船上,當眾拿出聖旨宣讀,然後決定就將這艘寶船定為艦隊旗艦,船名還是延續當初艦隊旗艦的名稱:大商會號。

尤鬆要求給他也分派一艘寶船,這個要求直接被總兵官給否決了。老子一共隻有這五艘寶船,哪有空閑的給你耍著玩兒?尤鬆張嘴剛要辯駁,不然發現董宇旁邊的那個巨漢衝他瞪起了眼睛,一口涼氣猛地吸進了嘴裏,開始不停的打嗝,一時間連話也說不囫圇了,無奈之下,決定不跟這幫沒文化的莽漢一般見識,帶著那一百名錦衣衛進了二層的指揮室歇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