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歐陽永好感到自己到麗春所麵臨的各方麵壓力,他也才做得比他到麗春之前想到的謹慎更謹慎。他到兩個縣調研後,兩個縣的書記和縣長都完全沒有看出歐陽永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盡管兩個縣的書記和縣長都是久在官場上呆的人,但卻並沒有通過和歐陽永好的近距離接觸,摸到一點歐陽永好的特性。在他們的印象中隻有一個印象,那就是覺得這個京城來的市長城府很深,不輕易表露一點自己的喜怒。盡管事後的事實證明完全不是這樣,但當時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
歐陽永好到麗春後,因為情況不熟悉,譚無忌也特別給諶建打招呼說是政府那邊的事,如果不是非要馬上辦理的,就暫時放下來,等歐陽永好情況熟一點後再處理。因為情況不熟悉,並且有譚無忌的招呼,政府這邊也基本上沒有召開會議,更沒有決定比較重大的事項,就是一些必須處理的事,諶建新按照譚無忌的要求,也是要趙成雙在相關的文件材料上把意見簽署得非常明確,並且多數文稿都是送給諶建新審查簽署意見後再送給歐陽永好。而送到歐陽永好這裏來文件材料,都隻是需要歐陽永好簽字確認一下就行了,用不著負太多的責任。雖然這親,歐陽永好在簽署這些文件時也仍然非常謹慎,尤其是需要他表態同意的事,他都會把趙成雙找來,把相關情況問清楚,自己覺得沒有疑問後才簽字同意。
歐陽永好到麗春後,譚無忌也召集召開了幾次市委常委會,在市委常委會上肯定有事項需要研究做出決定,但對於需要表態的事,歐陽永好都隻是說自己剛到麗春,對麗春的情況不熟悉,市委其他同誌沒有意見,他也就沒有意見,特別是隻要譚書記決定了的事,他都表示同意,涉及到需要政府落實的,他也會表態說下來後認真落實。第一次常委會上聽到歐陽永好這樣說,常委一班人還覺得這個歐陽永好進入角色很快,在第一次常委會上就能夠說出這種很是油滑的話。但第二次、第三次歐陽永好基本上都是這樣說,大家就覺得他並不是進入角色快,而是他本性油滑。於是班子中如秦有益、諶建新也就有些看不起他了,覺得歐陽永好盡管是中央機關下來的,但也就是這個水平。
事實上,歐陽永好是覺得自己剛到麗春,什麼情況都不熟悉,便有意采取這種低調的姿態。但這種低調,卻被秦有益和諶建新看成了沒有能力、沒有水平的表現。
不過,歐陽永好本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畢竟自己才到麗春不久,也還沒有處理過稍大一點的事,能力和水平也完全沒有展示過。
但很多事的開頭都非常重要,雖然說萬事開頭難,但也正因為難,所以才重要。不是還有一句話說“順利的開頭意味成功了一半”。有經驗的領導新到一個地方,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工作開局,不是經常會聽到“開好頭、起好步”這樣的話嗎,實際上也是強調開頭的重要性。“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做法盡管很是讓人非議,但至今為止,新上任的領導仍然會非常注重自己新到任後的舉措,目的也是希望有一個成功的開頭,以便為以後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歐陽永好以這種低調來開始自己在麗春的工作,實際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後遺症,這在以後的工作中就會體現出來。如果剛開始進入麗春工作,在保持謙虛、低調的同時,能夠適當地展示自己的水平,既謙虛應對,又適當展示,就不會一開始就讓秦有益和諶建新看輕了,也就不會為以後的工作留下後患。
但這是歐陽永好沒有想到的,也是他對基層工作不了解、缺乏基層工作經驗的結果。當然,就是對基層工作了解,麵對不同的對象,也會有不同的結果。最關鍵的是因為歐陽永好一直在中央機關工作,中規中矩、按部就班,一切都是按操“正步”的規矩進行,這是他多年在中央機關工作形成的習慣,不會因為到麗春工作就馬上改變。
歐陽永好在常委會上的表現,更是讓秦有益對歐陽永好看不起,也更是為他沒有能夠當上麗春市長而感到不滿,在內心裏要想控製歐陽永好,甚至架空歐陽永好的願望也就更是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