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投李報桃”(2 / 2)

但苗左江並沒有想清楚,苟益橋被帶走的時候並不長,他們為什麼這麼快就把這個案子拿出來翻燒餅,用這件事來追究自己。如果說拿自己的經濟問題出來說事,苗左江覺得還可以理解,可現在不是拿自己的經濟問題說事,而是拿這件事來說事,苗左江內心裏就感到很是不解。

在被扣押到停放在賓館前的武警防暴車後,苗左江才想到,拿“4.14”事件說事,說明紀委也好,檢察院也好,他們都沒有掌握到自己在經濟方麵的問題線索。苗左江自以為是地想,既然如此,那麼自己在向檢察院交待問題時,就隻說涉及“4.14”事件的問題,不要傻乎乎地把他們並沒有掌握到的經濟問題交待出來,從而自取其咎。

非常順利地將苗左江控製起來,並將其扣押至市紀委的“雙規”地後,包似正心裏懸著的石頭才最後落地。自己參與的兩起強行控製行動都能夠平穩、順利地結束,包似正的心裏還是比較滿意。苟益橋和苗左江都是政法上的領導,對他們采取強製手段,風險遠比其他人高。當時對苟益橋采取強製措施時,苟益橋包裏的槍就已經是子彈上膛,如果不是譚無忌當時考慮得周到,做了精心安排,如果稍有不周的話,讓苟益橋把包裏的槍掏出來,那問題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控製苟益橋時出現的這個情況,才讓包似正準備對苗左江采取強製措施時,對相關的細節考慮才會得那麼細致。包似正想的就是寧願在事前把問題想得複雜一點,也不願看到因為事前考慮不周最後出現問題。包似正心裏清楚,行動之前考慮得再多都是事半功倍,行動之後出了問題再來考慮善後,考慮得再多也隻能是事倍功半,古人早就說了“磨刀不誤砍柴功”。

能夠順利地將苗左江強行控製起來,包似正感覺得出是苗左江本人能夠認清形勢,順從大勢,知道如果強行對抗,最後吃虧的還是他本人,因而放棄對抗,主動配合。既然他能夠很好地和組織配合,包似正在心裏就想:下一步處理時,一定要把苗左江的這個態度考慮進去。這也算是包似正對苗左江沒有采取和組織對抗的正確做法的一種回報吧!

由於包似正安排的是以召開糾正行業之正之風領導小組聯係會議的名義把苗左江通知到紅葉山賓館的,雖然他已經考慮了原來通知的是九點鍾開會,但擔心到會場的人員多了影響對苗左江的控製,就安排紀委辦公室主任通知其他人會議推遲半個小時召開。雖然通知推遲了半年小時,但有一些單位的領導習慣性地提前到達紅葉山賓館,剛好遇到強行控製苗左江的場麵。於是很快苗左江被“雙規”的消息就在麗春社會傳播開來。

實際上這是多此一舉,既然目的是為了有機會控製苗左江,把苗左江以一定的借口通知到現場也就行了,再通知其他人到現場完全就沒有必要,因為包似正的目的並不是真正要開會。但通知參加會議的人到了紅葉山賓館,包似正隻好告訴到紅葉山賓館的其他人,會議取消。

不過,會議倒是取消了,到賓館準備參加會議的人員到賓館後聽說在現場抓了苗左江,都感到有些後悔——為啥不早點到現場,也可以現場看看隻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抓捕犯罪分子或者是腐敗分子的場景。但這種想法隻能是在心裏默默地想,不可能到處去講。不過,這中間倒有人因為到賓館的時間早一點,剛好看到苗左江被帶進武警的防暴車,事後也就成了其在別人麵前吹噓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