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自暴矛盾(2 / 2)

果然如苟益橋所料,在譚無忌召集的王未明車禍調查彙報會上,當作為調查組具體負責調查工作的苗左江彙報完調查組對車禍調查的具體過程,並對車禍得出明確的調查結論後,池長才沒有等到其他人發言,就馬上發言置疑調查結論。

苗左江和苟益橋商量,形成的統一口徑是:調查組經過多方麵全麵深入細致的調查,並彙總分析從多方麵收集到的相關證據,無法證明這起車禍是一起人為製造的車禍。

應該說,苟益橋和苗左江兩人統一形成的這個調查結論口徑,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是經過了認真推敲的。雖然隻有短短的三句話,但卻既說明了調查是多方麵的,並且是全麵深入細致的,同時,也講到了相關證據的分析,最後得出結論的說法也是非常講究的,是調查和證據無法證明這是一起人為製造的車禍,而不是直接下結論說這不是一起人為製造的車禍。可以說,苟益橋和苗左江在這上麵是下了功夫的。即使以後有人置疑這起車禍的結論,他們也會說是證據無法證明,而不是人為得出的結論。

從事政法工作的人都知道,證據是司法過程中最根本的東西,任何案件,都必須也隻能是用證據來說明問題,證明事實。

因為事前譚無忌沒有給池長才溝通召開這次車禍調查情況彙報會的基本想法,池長才以為就是一起對車禍調查的情況彙總分析會,當苗左江剛把調查結論說完,池長才就馬上發言,就是想表明自己對車禍的看法。池長才說:“聽了苗局長代表調查組做出的這個彙報,特別是得出的‘無法證明這起車禍是一起人為製造的車禍’這個結論,我個人認為,尚經不起認真推敲。”

池長才的話,在參加會議的人員中馬上產生了強烈反響。反響之一,局長反對副局長的意見,那麼之前副局長和局長之間溝通沒有?難道對這麼重要的事情,作為副局長的苗左江沒有給作為局長的池長才彙報?反響之二,既然還有問題值得推敲,為啥會得出這個結論?反響之三,調查組為啥會急於形成結論?

池長才對苗左江彙報的有關車禍調查情況及得出的結論的置疑,可以說是猶如在平靜的池塘中投入了一塊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浪,它既把池長才與苗左江之間的矛盾公開化了,也把兩人對車禍問題的不同態度完全暴露了出來。

不少麗春政法上的同誌特別是公安局的人,都知道池長才與苗左江之間有矛盾,苗左江與苟益橋聯手,在共同製約池長才,池長才現在在這種場合,利用車禍調查問題把矛盾公開化。大家都不明白池長才為啥要這樣做,感覺池長才這樣做有違官場潛規則:作為一個單位的正職和副職之間有矛盾,誰也不會主動把這個矛盾暴露出來。即使暴露,也隻會是副職為了表達對正職的不滿,由副職暴露出來。但現在池長才卻自己主動暴露出來,其用意何在?

參加彙報會的人員,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領導,如譚無忌、苟益橋、諶建新、池長才;另一分部分是具體的工作人員,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章勇軍、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寇孫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調查科科長時萬勇等。在參加會議的這些人中,領導幹部多數都知道苟益橋與池長才之間有矛盾,一般人員多數知道池長才與苗左江之間有矛盾,但苟益橋、池長才、苗左江三人之間的關係,有些人清楚,有些人不清楚。清楚的人心想,池長才在這個時候把他對苗左江之間的矛盾公開化,是希望讓市委書記譚無忌知道,因為在他與苟益橋、苗左江之間的矛盾中,池長才處於被動局麵,他是想借機讓市委書記譚無忌知道,使自己在與苟益橋、苗左江之間的爭鬥中能夠起得主動權。不知道池長才與苟益橋、苗左江之間關係的人,則覺得池長才在這種場合把自己與苗左江之間的矛盾公開暴露出來是一種不明智的表現。正職與副職之間有矛盾,既是正常現象,作為主要領導來講還應該承擔主要責任,難道池長才不怕承擔領導無方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