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為官不易\t
每周一上午召開市長碰頭會,是王未明在世時定下來的。會上主要是聽取各位市政府班子成員也就是市長、副市長、秘書長對本周工作計劃、上周工作情況的通報,協調政府一周的工作安排。
市政府的工作與市委的工作不同,與市人大、市政協的工作更不同。市政府的工作就是具體落實,特別是落實市委的部署安排。無論是重大事項還是具體事項,都需要市政府領導出麵落實。而在這眾多需要落實的事項中,上級部門有領導到麗春的事項,就更是需要有市政府領導出麵。官場上是非常注重接待應酬的。接待應酬不好,工作可能也就做不好。曾有地方響亮地喊出“接待也是生產力”,由此可見接待的重要性。
王未明到麗春後,明確凡是省級部門有副廳級實職領導到麗春,市政府對應分管的副市長都要出麵接待,這既體現麗春對省級部門的重要,也是一個基本禮節。當然,省級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到麗春,王未明都要出麵接待。而對一些重要部門的重要處長到麗春,對應的分管副市長也要出麵接待。當然,如果是一些重要部門的副職甚至一些特殊有實權的處長到麗春,王未有也會親自出麵接待。王未明說,資金和項目並不是按程序送文件就送出來了,而是要專門彙報。一個項目或者一筆資金,給甲是給,給乙也是給,關鍵就是看和甲的關係更密切還是和乙的關係更密切。而要密切關係,就要從日常的接待應酬上體現出來,不能僅僅是逢年過節去送點東西。王未明說:“據我在省級機關的感受,省級部門的領導特別是副處長以上的領導又特別是那些實權部門的領導,他們根本就不缺什麼東西,缺的是誰把他看得更重。同誌們,要‘潤物細無聲’,而要‘潤物細無聲’,‘功夫在詩外’。要把工作做在平時,不能‘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應該說王未明到麗春的兩年多時間,因為重視接待,和省級部門的關係明確比原來密切得多,能夠從省級部門爭取到的資金和項目也明顯比以往多。這實際上也就是重視接待,除能夠讓省級部門的領導到麗春後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外,更讓省級部門的領導到麗春後感覺到了被尊重的結果。
也因此,在市長碰頭會上,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協調對外接待的事項。市政府隻有一正五副加一個秘書長。而省級部門算起來有近百個,雖然並不是每個省級部門的領導都每周輪渡到麗春,但每周至少有兩三個需要市政府領導出麵的接待。因為除了省級部門外,還有省級四大班子的領導,其他市甚至外省市的領導也會到麗春,甚至中央部委的領導到西原省後,到麗春的也不少。又特別是這幾年麗春的發展速度在西原全省來講都是比較快的,前來參觀學習、考察調研的都不少。這些客人也必須接待好。在接待這些政府官員的同時(黨委部門的上級領導來,原則上由市委其他成員接待),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須接待好的客人,那就是來麗春的客商。王未明到麗春後,一直在塑造“麗春有更好的投資環境”的對外形象,而對客商的態度就是一個最直接的對外形象。因此,接待好到麗春的客商,也是市政府非常重要的一個事項。這幾年麗春能夠有不少的企業來投資,熱情、良好的接待,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王未明車禍去世後,因為沒有明確主持人,已經有兩周沒有召開這種例行的市長碰頭會了。諶建新雖然是政府常務副市長,按照慣例,市長出缺,常務副市長就自然補位。但在官場上,這卻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也並不是一個必然的事情。說一把手不在了,接替的人可能很快就會到位,根本就輪不到按規定順序負責的人負責。並且在現實中,象王未明這種突然去世導致正職缺位的情況非常少。極大多數都是正常的離職,如調動、提拔等。而正常離職,上級黨委早已把接替人選特色好了,在宣布離職的同時,也會宣布接任,完全是無縫對接。諶建新也是在官場上經曆了不少時間的,心裏非常清楚這種官場更替規則。組織上沒有明確由他負責,他是不會主動負起責來的。否則,可能就會被人認為是官迷心竅,想迫不及待地接班上位。而這,正是中國社會特別是官場最忌諱的。人人都想做官,但如果上麵不宣布,自己就做出來或者說出來,就會被人瞧不起,會被認為是總想著往上爬的官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