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一個宮妃的命運(11)(1 / 3)

劉邦要死了,藺簫勸解戚姬不要總想著報仇,讓他老老實實的度日,自己沒那個本事,不要跟呂後鬥,如果她還想前世的結局,她就不管了,也不這為她保護如意。

可是這個人就是死不悔改,她在陰間聽到的呼聲對她有利的,說呂後怎麼這麼嫉妒,心狠手辣?都是譴責呂後的。

沒有譴責她的話,她就洋洋得意自己大得民心,如果她這一世再跟呂雉鬥就把呂雉的狠毒宣揚出去。

呂雉恐怕就不敢對她怎麼樣?她想的多美,除掉呂後江山江山她的兒子的。

這就是一個貪心的傻子,夢想大漢的江山。

朝臣哪個個會讚許劉邦廢太子,呂後在朝臣中威望非同一般前程也就是把戚姬看成一個邀寵獻媚的,沒有一點價值的,農場一樣的妾侍,誰把她當什麼國母看待?

她覺得劉邦的寵就是朝綱的眷顧?

她就不明白自己在鬼門關上繞呢。

怎麼樣想到呂後會那麼收拾她,可能事到臨頭還做著呂後不敢把她怎麼樣的好夢。

有劉邦的威望在,大臣也得看劉邦的情麵保護與她,這就是她的妄想之處,藺簫占據了她的身體,她還在掙紮要劉邦臨死寫下遺照。

要是劉邦不留下遺照,她們母子就沒有大漢天下了,所以她拚命的驅趕藺簫的靈魂,要自己的靈魂獨占這個軀殼,趕緊和劉邦哭訴搶奪大漢江山,她才能坐上呂後的那個位子。

她隻是認為前世是沒有奪了呂後的位子,如果坐上呂後的位子,她怎麼會被呂後算計,她不覺得自己沒有智謀和權利,權利都是皇帝給的,如果沒有劉邦這個皇帝,呂雉她憑什麼能夠發號施令,她的兒子憑什麼做皇帝?

她的兒子能做自己的兒子就不能做嘛?

戚夫人最後悲慘結局,是因為呂後的嫉妒,還是因為自己蠢笨造成的。

戚姬絕對是蠢死的,所以藺簫一回到大漢,就禁止戚姬找呂雉的麻煩,對抗呂後的行為是萬萬不能要的,這一世劉邦沒有想換太子,呂雉對她沒有多大的仇恨。

她長期的裝成要病秧子,麻痹呂後的精力。

呂雉不能把它做成人彘,也不會劉盈嚇破膽皇帝早夭的情況

劉邦這個人物在曆史上擔任很重要的角色,他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對曆史有很大的貢獻。

但是比起他人們對他的皇後呂後更加的在意,畢竟比起他的貢獻,呂後對曆史的貢獻就大了。

呂後跟戚夫人是情敵,最後呂後勝出但是戚夫人的結局卻很慘,不僅搭上自己的性命還將自己兒子的性命也給搭進去了。

很多人都說呂後對待戚夫人的手法太過殘忍,但是戚夫人本身就沒有做錯嗎?

戚要強烈的要求劉邦,卻被藺簫控製的死死地,她沒有達到目的,等劉邦死掉。戚姬就沒有仗勢家了。

呂後殺戚姬可不是因為嫉妒,如果戚姬不想除掉呂後母子,呂後就不會那樣對待她。

給了你再世的新生,怎麼還不死心呢?呂後可沒有那麼狠,劉邦的姬妾她都沒有殺。

在她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有一個曹氏是劉邦的外室並且還是在呂後沒有嫁給劉邦之前就有了,他們兩人之間還有一個孩子劉肥,在曆史上並沒有出現呂後對這母子苛刻的現象,所以說呂後也並不是善妒的女人。

那麼呂後到後來的黑化也隻能是跟戚夫人步步相逼的關係。

戚夫人嫁給劉邦的時間很不是時候,她當年嫁給劉邦的時候是在定陶,而這個時候呂後正在替劉邦在楚營當俘虜。

可想而知自己九死一生回來之後丈夫的身邊卻出現另一個女人,並且兩人生活的還很好,內心都會承受不住的。而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戚夫人竟然仗著丈夫的寵愛,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

而呂後的獨子劉盈就隻能被皇帝廢除太子之位,最可氣的是劉邦竟然默認了戚夫人的想法。

他也想讓戚夫人的兒子當太子,這下呂後就開始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