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第二十八課 沒有真正的絕境,隻是絕望的思維(2 / 2)

要做食品先修煉好人品,這是王正彬的生意經。王正彬50歲開始研究餛飩,隻要聽說哪裏餛飩好吃,王正彬就去學習,回來後自己邊悟邊提高。王正彬把餛飩的質量作為"王記"的生命,王正彬說:"做生意就像談戀愛,一定要給人好印象,所以我的餛飩用料總是精挑細選。"盡管王正彬已接近花甲,可是他的拚勁不減當年,每天淩晨5點多就到漁婆菜場買菜。如今,王正彬的店裏聘用了十幾位下崗職工。

當企業麵臨絕境時,王正彬沒有垮掉,而是頑強地挺了過去。盡管創業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麵對困難要有平常心。麵對困難,創業者堅持認為隻要市場有需要,不管最初有多大的壓力,它也是個好的行業,這些橫亙在創業者麵前的困難都能解決。在創業過程中,巔峰期和低穀期是會交替出現的,可能低穀期出現的頻率和連續的時間還會長些,但是對於創業的我們來說,低穀期出現不能太多,也不能太久。否則,我們會拖不起,會被拖垮。

創業之路困難重重,成功貴在堅持。堅定信念就一定會有收獲。創業者麵對著很大的困難,主要有哪些困難呢?俞敏洪指出,創業困難有以下三種:第一,資金不足。創業者自主創業,資金是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如果創業成功,可以把成本收回來,假如創業失敗的話,這個資金漏洞就要自己來承擔了,創業的風險太大。第二,切入口難找。目前,很多年輕人都有自主創業的想法,但苦於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很多人不知如何將自己的所學和經濟效益聯係在一起,如何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一塊新的"自留地"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並創造出經濟價值。第三,社會經驗少。很多青年創業者對社會缺乏了解。他們在與生意合作夥伴應酬方麵往往會遇到困難,更不用說商業上所需經曆的一係列繁瑣手續。很多青年創業者有理想與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缺乏具體的市場開拓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因此,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隻會"紙上談兵"而敗北。對於很多青年創業者來說,經驗的積累和資金的積累,都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雖然漫長,但到了有足夠的經驗和實力後再創業,那麼成功絕不是海市蜃樓和紙上談兵!

後記

在中國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像他的企業那樣,站在幾十萬青年命運的轉折點上,對中國社會的進步,發揮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中70%曾經都是他的學生,來聽聽俞敏洪講述自己的精彩故事。"偉大的創意扼殺創業者。"暢銷書《創業者聖經》的作者西斯·高丁認為,創業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偉大的創意,實際上,一個太過優秀的創意可能會徹底摧毀創業者。也許創意並不會從根本上消滅創業,而是對創業者的商業模式提出了更嚴苛的考驗,這在一定程度上預先消解了創業的泡沫,而創業者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實際贏利能力,並保證其在成長過程中的延續性。

從一個連考3年才擠進大學的農村孩子,在學校裏沉默寡言而被別人冷落的後進生,轉身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外語培訓機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的俞敏洪,是如何開創成功事業的?本書的核心人物,即被譽為中國留學教父的俞洪敏老師,他從農民的兒子到北大教師,再從一校之長到精神偶像,並入選《亞洲周刊》"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位人物"、《中國青年》"21世紀影響中國社會的100位人物"。從俞敏洪的這些稱號中,更好地讓我們了解俞敏洪的創業人生,從而激勵創業者更好地創業。說起創業,大家眼中都有自己的創業明星,在羨慕之餘,大家便爭先恐後地向他們靠近,期盼不久的將來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創業明星。學習這些明星成功的創業經驗對我們來說是一筆財富,他們身邊確實有很多創業成功的因素值得借鑒。今天我要說的卻是他們的反例,我覺得思考引起創業失敗的原因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總結他們的教訓能夠讓我們能更成功地創業,"以人為鑒,可知得失","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大家可能看過一些案例,比如科龍、健力寶、華晨,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引起創業失敗的原因都很少是因為競爭對手的強大引起的,公司內部問題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創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企業遇到的問題都不盡相同。

在寫作過程中,筆者參閱了相關資料,包括電視、圖書、網絡、報紙、雜誌等資料,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在參考文獻中一一羅列,謹向這些文獻的作者致謝。本書在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教授、研究新東方以及俞敏洪創業經驗的專家、業內人士以及出版社編輯等的大力支持和熱心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由於時間倉促,書中紕漏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