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創新發展途徑(5)(3 / 3)

抽象的終端產物是數學方程,化學公式,地圖,圖解,藍圖,草圖,概念,抽取的輪廓,模式,理論體係,所有這些都離原始的現實越來越遠(“地圖不是領土”)。審美觀察的、非抽象觀察的終端產物是知覺的總存貨清單,其中的每一件東西都很容易受到同等的品味,其中重要性高低的評價是不受重視的。在這裏尋求的是知覺印象的更加豐富多采,而不是更多的簡化和節略化。

有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竟然糊塗地認為方程式、概念式或藍圖比現實的自身更具真實性。幸虧我們已能理解,具體的東西和抽象的東西是相互影響和相互補充的,不再有必要貶低其中的一個或全部。我們這些知識界人士最好糾正一下天平,強調一下具體的、審美的、現象學的、非抽象的方麵,認識到現象的一切方麵和細節,現實的全部豐富內容,包括它的無用部分,因為我們在對現實的描繪中曾過於著重了抽象的方麵。

最豐滿的自發

假如我們全神貫注於眼前的問題,由於它本身的緣故而迷戀它,心中不再有其他的目標或想法,我們便更容易成為充分自發的,充分發揮作用的,任我們的能量從內部自如地流出,自動地流出,無須努力,無須自覺的意誌或控製,就像一種本能一樣,自動地、無思想地作用著;即,達到最豐滿的、最少障礙的、最有組織的活動。

它們的有組織狀態和適合於眼前問題的一個主要決定因素很有可能就是現實中的固有性質。我們的能力於是最完善、最迅速、最不費力地適應於情緒,當情境改變時能靈活地改變,就像一位畫家持續不斷地使自己適應他的發展著的繪畫的要求,像一位摔跤運動員使自己適應他的對手,像一對舞伴嫻熟地相互配合,像水流入縫隙和窪地。

對獨特性最充分的表達

充分自發是忠實表現自由活動的機體及其獨特性與風格的一個保證。自發和表現,都含有忠實、自然、真實、無矯飾、非模擬等等的意思,因為它們也含有非工具性行為的意思,沒有有意的“嚐試”。沒有費力的爭取或緊張,對於衝動之流和深刻人格的自由“輻射”表現為不加幹預。

現在僅有的決定因素隻剩現實中的固有性質和人的固有性質,以及兩者之間起伏波動相互適應的根本需要,需要形成一種融合,一個單元,例如,一支優秀的籃球隊,一場弦樂四重奏。這一融合情境以外的任何東西都是無關的,這不是一種達到任何外部目的的手段;它的本身就是目的。

人與世界的融合

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人與世界的融合度也越來越高了,通過一個個創造性的例證,我們有理由相信它也是先決條件之一。或許,這種融合是一個自然的事件,而不是什麼神奇奧秘的東西。假如我們把它理解為一種同型現象,一種相互影響的鑄型,一種越來越密切的相合或互補,一種融化為一體,它甚至是可以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

河庫塞曾經說過:“假如你想畫一隻鳥,你必須變成一隻鳥。”這有助於人們理解上述觀點。

創造性達到最佳整合的途徑

馬斯洛曾對創造性領域的新的和古老的情況進行比較而深感興趣。首先積累的資料總數——純粹研究著述的數量——已遠遠超過了任何人所能想像的。

創造性領域的理論與方法、精巧測驗技術以及純信息量的大量積累相比,進展並不大。我想提出理論的問題,即,有關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概念化方麵的一些什麼問題,並說明這些概念化問題的不良後果。

創造性領域中的思考和研究大都太原子論、太特殊了,而不是像它能夠成為和應該成為的那樣整體論的、機體論的或係統論的研究。當然在這裏並不想進行任何愚蠢的二歧或極化的爭論,表示對整體論的任何虔誠或對解析或原子論的任何敵意。關鍵問題在於如何使它們達到最佳整合,而不是在它們之間進行抉擇。避免這樣的二歧抉擇的一個途徑是利用皮爾遜的舊分辨法,他曾在一般因素和特定或特殊因素之間進行區分,兩者都進入了不僅是智力而且是創造力的構成之中。這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

雖然創造性問題沒有被作為建立理論的一個基礎,但它和精神病學的健康或心理學的健康之間有非常關鍵、非常深刻、非常重要和非常明顯的關係。例如,在以心理治療為一方、以創造性為另一方的兩類研究中,我們可以說這當中很少有什麼聯係。研究生理查德·克來格曾發表過一項非常重要的證明材料,說明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