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糾正人生的失誤(2)(3 / 3)

又想獲得成功卻又不願承擔獲得成功的代價,這是軟弱和懶惰的最明顯的標誌。要得到任何值得欣賞和擁有的東西都必須愉快地付出勞動,這就是實踐中力量的奧秘所在。一個人或許寧願辛勤勞動,也不願遊手好閑,因為遊手好閑使得一個人的全部才華都沒有得到運用和發揮,而是使它們處於一種昏睡和遲鈍狀態。從長遠來看,我們會發現,自身才能的運用本身就是真正的幸福的源泉,隨之而來的收獲比當下的直接所得要大得多。

一個理智、達觀的人會漸漸地懂得,對生活不要期望太高。當他運用有效的方法力求成功時,他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他時時渴望幸福的降臨,但他耐心地忍受各種苦難。在生活中,怨天尤人、悲號哀鳴是毫無用處的,惟有愉快而不懈的工作,才能有真實的收獲。

理智而達觀的人對自己身邊的人也不會期望太多。隻要能與別人和平相處,他就會容忍和克製。而且,即使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人,他也會有性格上的弱點,需要人們容忍、同情甚至憐憫。有誰敢說自己是完美無缺的呢?誰沒有令人苦惱的事情呢?誰不需要別人的寬大、容忍和諒解呢?

現在,可以得出結論,每一個人的素質取決於他們內在的體質和幼年時的生活環境;取決於把他們培養成人的家庭幸福與否;取決於他們經遺傳得來的性格;取決於他們的生活中所見到的榜樣的好壞。考慮這些因素,我們就應該學會對任何人都要仁慈和寬容。

同時,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往往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每一個心靈都會給自己創造一個小天地。喜悅的心靈會使這個小世界充滿快樂,不知足的心靈會使這個小天地充滿哀愁。一個人可能是他心靈的國王,另一個人可能是他心靈的奴仆。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隻不過是個體自我的一麵鏡子。我們的心靈在任何情境下、在任何財富狀況下,都會反映出自己真實的個性。對於好人來說,世界是美好的;對於壞人來說,世界是腐敗的。如果我們的生活觀念得到升華——如果我們認為生活中的應有之義是:不懈的努力,高尚的品德,高境界的思想,為自己謀利益的同時也為別人謀利益——那麼,生活就將充滿歡樂、充滿希望,生活也就會幸福。相反地,如果我們把生活看作是自我表現、追求感官快樂和擴大權勢的機會,那麼,生活就將充滿陰謀、充滿焦慮和令人沮喪。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完成自己的職責。隻有職責才是真實的,除了完成生活的職責,世界上再也不存在任何真正的行動。職責是生活的最高目標和目的,在一切快樂中,最真正的快樂來源於對生活職責業已完成的意識,而且,這種快樂是最令人滿足的,是最不可能讓人後悔和失望的。

當我們完成了塵世間的一切工作——包括那些必不可少的、勞動方麵的、愛情方麵的或職責方麵的工作——就像蠶結成了小繭以後死去,我們也要離去。雖然我們的生命短暫,但是,每一個人必須不遺餘力地完成這些偉大的目標和目的。當這些工作都已經完成,我們就會感受到肉體的不幸,但是,最終我們走向了精神的不朽。

主宰自己的意誌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甚至從一個人使用榔頭的方式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斷出他的力量的大小。因此,一位聲名顯赫的法國人在他的朋友提議他到某地定居和購買土地時,他簡明而精確地描述了當地居民的性格特征。他說:“到那裏做生意可得加倍小心,我了解那裏的人們。從那個地方到巴黎獸醫學校來求學的學生,在解剖課上並不使勁敲擊動物的砧骨,他們缺乏力量。如果你在那裏投資,你不可能得到令人滿意的回報。”

這段經過縝密思考的話,表明了觀察者對性格特征所具有的細致而又公正的鑒賞能力,它極為有力地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正是每個個體的力量使得一個國家變得強大,並且是每個個體賦予他所耕種的土地以價值。這正如一句法國格言所說:“人類的力量,就是土地的力量。”

土地耕種中質量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對有價值的目標的追求中,堅韌不拔的決心則是一切真正偉大的品格的基礎。充沛的精力會讓人有能力克服艱難險阻,完成單調乏味的工作,忍受其中瑣碎而又枯燥的細節,從而使他順利通過人生的每一驛站。在這個過程中,正是由於各種令人沮喪和危險的磨煉,才造就了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