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堅定奉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
當代中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的體係中,使命是核心,忠誠是前提,紀律是條件,犧牲是要求。
使命。我軍是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而我軍長期以來堅持的就是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目標為目標,並用實踐證明了它的真理性。這就決定著使命意識必須是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全軍優秀士官的典型代表,海軍哈爾濱艦燃氣輪機班長朱桂全充分體現了軍人的神聖使命。朱桂全從軍19年,大膽進行技術改進,勇於改革創新,由一個“執掌裝備”的普通士兵成長為成績突出的“革新能手”,先後獲得13項技術革新成果,挖掘了現有裝備潛能,促進了部隊戰鬥力建設。從新兵到五級士官,一幹就是19年,他用青春和熱血履行了軍人的使命;譜寫了一曲當代軍人的奉獻之歌。
忠誠。任何國家都強調軍隊的忠誠,甚至把忠誠與否作為鑒別一支軍隊及其成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素質和道德標準。基於我軍的成長曆史、國家的政治製度、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途徑諸因素,我們長期以來所奉行的是“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忠於社會主義。”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用生命奉行著當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他是一名忠誠的戰士!“今天我給你們上課,感覺很幸福……”方永剛的最後一句話,淹沒在一片掌聲中。學生們的記憶裏,將永遠定格這麼一幕:教學樓前110級台階的陡坡,他們的方教授竭盡全力,一步一步向上攀登……邁步之前,方永剛整了整軍裝。遠山如黛,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前方6個鮮紅的大字上——使命——忠誠——獻身。人民網網友盛讚“永剛精神”,“他是一個忠誠無畏的戰士!”
紀律。紀律是軍隊的生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保證,曆數古今中外的軍隊發展史,無不把建立和執行鐵的紀律作為建軍的重要原則。製定什麼樣的紀律,並不僅僅表現為集團的行為規範,還反映著集團的政治理念,因為向誰執行紀律,紀律維護的是哪個集團的利益,紀律要達成什麼樣的政治目的,在不同軍隊有著不同的要求。我軍曆來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一支紀律嚴明的威武之師。戰鬥英雄邱少雲忍受大火燒身的極大痛苦,也決不暴露部隊的目標,確保了部隊戰鬥任務的完成,堪稱遵守紀律的楷模。
犧牲。相對於各個社會階層和集團,軍人的犧牲是無條件的和最為徹底的。比如,每一個社會階層的人在麵對死亡時,是否奮不顧身,更多的是道義上的倡導,而非法規和紀律的強製,軍人卻不同,隻要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隻要軍令下達,明知麵對的是死亡,仍然要勇於撲向死亡。軍人的犧牲範圍廣泛,要求明確,不能回避,隻能承擔。某部隊護士李淑君,在20多年的護理生涯中,她曆經戰火硝煙、“98抗洪”和抗擊非典的戰鬥,經受住了生與死、得與失的嚴峻考驗,以革命軍人的犧牲精神和獻身護理事業的高尚情懷,戰勝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護理崗位上做出了令人敬佩的成績,曾多次榮立過戰功和被評為優秀護士,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播著南丁格爾精神。1988年,南疆戰事吃緊。李淑君立即向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堅決要求上前線。她給父母寫了一封遺書:如果我犧牲了,請為女兒自豪。到達前沿戰地救護所,看到流血犧牲的戰友、受傷致殘的傷員,她感到了一名軍人的含義,懂得了一名戰地護士的價值。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我軍廣大指戰員,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英勇搶險救災,譜寫了奉行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凱歌。
核心價值觀對部隊的影響和反饋,是一個長期過程。以“使命、忠誠、紀律、犧牲”為價值取向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理念一直存在著,並處於不間斷地灌注和傳承之中,形成了我軍所特有的精神氣質。當前,要努力將核心價值觀灌輸到部隊文化中去,使之成為軍事文化乃至我軍優良傳統的基本構成。實踐證明,一種政治和道德理念隻有化為文化的構成要素時,才能產生無形但卻有力的影響。要充分發揮軍營特有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的熏陶,價值觀念導引的作用;要將由係統推行的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官兵的精神訴求。在構建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努力把外部施加的影響變成每個官兵的自覺行動,讓每個官兵感知核心價值觀對於個人的價值的實現具有什麼樣的作用;要把核心價值觀作為軍人日常學習的基本內容。全軍需上下共同努力,紮紮實實,鍥而不舍,宣傳、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和軍人核心價值觀,並將之貫徹到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項建設中,貫徹到日常戰備訓練、執勤、施工和生活的具體環節中,貫徹到思想政治建設、戰鬥精神培育、作風紀律養成和保障能力提高等各個方麵,使之真正滲入官兵的內心世界,成為我軍的“精”、“氣”、“神”,把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提升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