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美德的價值用金錢無法換取
喬治三世的一個謀臣想和裏德達成一項交易:“裏德先生,如果你能借你的威望化解英國與殖民地之間的衝突,作為感謝,或者說賠償也行,我們將支付你10000基尼。”“我認為你們不必出這麼高的價錢,而且,你要明白,要是我出口索要的話,你們未必有能力付得起。”約瑟夫·裏德鄭重回答。
斯蒂文·道格拉斯正臥病在斯普林菲爾德一個旅館的病床上時,聽說有人準備在伊利諾斯州通過一項脫離聯邦的法案聲明後,他叫人把他抬進會議室,他就在臥墊上寫下一句聲明語:伊利諾斯人將永保誠實與忠誠。這句聲明語很快傳播開來,最後竟成了爭相傳頌的標語。對於企圖脫離聯邦的團體及人群,它則成了致命武器,同時,它對美國的國際地位和信用也起到了極大的提升作用,使美國人的士氣陡然升高。
“我認為我這次麵對的是我經曆過的最大的誘惑了。”喬治·瓊斯這樣講,“100萬美元可不是個小數目。我隻要在坦慕尼醜聞事件中保持沉默,不準在《紐約時報》上披露相關的消息,我就會獲得那100萬美元。”這一切隻因為喬治·瓊斯了解了“特威德集團侵吞巨額公款事件”的真相。那些作奸犯科的政客們想用金錢堵住這位《紐約時報》老板的嘴。可是,該事件內慕很快就見諸於報端了,非常及時。最終,那些可恥的政客得到了被驅逐的下場。
喬治·瓊斯得到了很多讚譽,即使他死後,這美譽也一直沒有衰落。與此相反,那些卑鄙的政客的下場卻十分可悲。雖然他們曾經大權在握,高高在上,紐約市及至整個紐約州都曾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他們瘋狂攫取了數百萬公款,可這又能怎樣呢?最終,他們隻能與悔恨、痛苦、絕望、恥辱為伴。
1856年,美國競選大廳裏上演了一場不協調的戲,台上林肯聲嘶力竭發表著競選演講,台下一名聽眾卻大聲叫喊著:“開玩笑,憑什麼要我相信他超過相信我自己,這是不可能的。”可當時的大勢是:亞伯拉罕·林肯是誠實、正直的代名詞,這一點已被絕大多數人所認同。
在林肯終於成為一名律師的時候,他依然沒有擺脫貧窮。一天郵局的工作人員來找林肯,他此來是要求林肯歸還郵局的一筆錢款。這筆錢款是林肯在這家郵局工作時郵局預付給他的,共是17.60美元。與這個工作人員一起來的還有一位叫亨利的博士。這位博士願意貸款給林肯以償還這筆錢款。但林肯很快取來了一個破舊的紙袋,裏麵裝著的正是這17.60美元。要知道,林肯是不會動用他人錢財的,哪怕是臨時挪用一下。這一點,很多人都相信,其中包括他的對手。
“你有30000美金沒有?這錢是必須先行繳納的。”林肯問一個向他谘詢關於一塊土地糾紛案件的當事人。“30000美金!太多了,我沒有辦法弄到。”當事人回答。林肯想了一會兒,轉身出去了。他來到一家銀行,對工作人員說:“你好,我是林肯,我要提30000美金,一個小時歸還。”這名工作人員二話沒說,就把錢給了林肯,任何手續都沒有辦理。
“隻要林肯先生肯接手,那就說明他的當事人一定會勝訴。”伊利諾斯州斯普菲爾德的一名律師說,“還有一點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隻要林肯肯接手,那也意味著他的當事人肯定是正義的一方,這一點連法庭、陪審團和檢察官都十分清楚。我和林肯不屬於一個黨派,所以我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場講這番話的,我隻不過是實事求是而已。”
一次,一位當事人捏造事實,騙了林肯,林肯知道後,毅然拒絕擔當這個當事人的委托律師。林肯的一個同事接手了此案,並且勝了訴,得到了900美元的代理費。按照慣例,林肯應得到一半的代理費,但林肯拒絕接受,隻因為林肯追求正義,渴望坦誠。
早在林肯還是一個小店店員的時候,一次他摸著黑趕了6英裏的路,隻為了歸還一位夫人的零錢。他沒有消極等待下一次碰見這位夫人的機會。他就是誠實如斯,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他成為誠實的典範。
在競選時,林肯競選陣營的一位人員從芝加哥發電報給林肯,告訴他,如要保證提名候選人,隻有爭取到兩個敵對代表團的選票,而要獲得這兩個代表團的選票,隻有許諾將來在組閣時給他們一定的席位。林肯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說:“我絕不會向他們妥協,更不會向他們低頭。”林肯的個性不允許他墮落,在他看來,人格的汙點遠比身體的疤痕更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