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如果他有教養,舉止得體,往往容易獲得成功。相反,一個人即使擁有勤勉、誠實的品質,在事業上雄心勃勃,工作起來幹勁十足,但是如果行為舉止不合禮儀,也會使他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試想,有兩人在其他方麵都一樣,隻是在待人處世方麵有所不同:一個舉止粗俗輕慢,對人總是吹毛求疵,沒有一點合作的態度;一個謙和友善、溫和熱情,舉手投足間無不表現出紳士風範。很顯然,前者的事業隻會江河日下,而後者的事業則前途光明。
文明的舉止對於生意的發達至關重要。在巴黎,有一家很大的商店叫“廉價商場”,裏麵的產品應有盡有,員工數以千計。這個商場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商品價格統一且低廉,童叟無欺;二是他們非常注意待人接物,僅僅禮貌待人還不夠,員工還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讓顧客滿意才行。凡是其他商店能夠做到的,他們都必須做到,而且還要做得更好。這樣,他們就給每一個來過“廉價商場”的顧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成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店之一。
有一次,一個乞討的小女孩來到倫迪·福特的店裏,買了一件極普通的商品。臨走的時候,倫迪·福特仍不忘記對她說:“親愛的,謝謝,歡迎下次光臨。”多年以後,倫迪·福特成了百萬富翁,這主要歸功於他的文明舉止。
羞怯、缺乏自信的人雖然也具有真正的教養,但是他卻給人以傲慢拘謹、生硬,甚至目中無人的感覺。盡管他並不是那種人,但是他的個性特征決定了他給人留下的印象。
我們往往會做出令自己都尷尬的失禮舉動,這是缺乏自信所造成的一種後果。過於羞怯,事實上也是對我們得體舉止的一大妨礙,所以一定要努力克服。它是盎格魯——薩克遜和條頓民族特有的毛病,同時,也阻止了這種文明向更高級形態發展。但是,這是一種與粗俗平庸的大眾無緣的病症,隻有最仁愛的靈魂、最高級的群體才會沾染它。
伊薩克·牛頓爵士是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他生前是十分害羞的,在他的時代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他那樣的人了。他有很多重要的科學發現,都是在多年以後才被公之於眾的,這麼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害怕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例如,他提出了月球運行理論,卻反對人們用他的名字為這一理論命名,生怕引起更多人關注他。大主教魏特利由於羞怯不願與人溝通,甚至到了隻要有可能就避開人們一切注意的程度。後來,他終於下決心要克服這一缺點。他這樣問自己:“為什麼我一生都要忍受這樣的折磨呢?”當他這樣想以後,這個缺點奇怪地從他身上消失了。埃利胡·布裏特的羞怯也毫不遜色,每次家裏有人造訪,他都會躲到地下室去。喬治·華盛頓也有害羞的缺點,他的外表看起來和農民沒有什麼差別。
有些人認為講壇或者舞台是克服羞怯的最好去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約翰·高夫曾經坦白地說,自己小時候非常缺乏自信,凡事生怕他人關注,成年後,仍然無法克服這一缺陷,每次登上講台都會產生恐懼心理,手腳禁不住抖動,一會兒工夫便冷汗涔涔了。英國著名演員戴維·加裏克有一次被法院傳喚出庭作證,雖然他已從藝30餘年,有豐富的舞台經驗,懂得如何在舞台上控製自己的情緒,但是在法庭上,他卻判若兩人,顯得那樣手足無措。最後,法官隻好讓他退庭。
古往今來,許多著名人士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麵對危險和戰爭時都會勇往直前,但是一回到客廳裏,他們立即變得拘謹不安了,他們甚至不敢在眾人麵前表述自己的觀點。在他們看來,人際交往中的種種規矩禮節似乎是一種暴政,鎖住了他們的舌和唇。莎士比亞是個害羞的典型,他40歲從倫敦退休,不敢把自己的著作拿出來發表。就因為缺乏自信,他一直沒有給人留下太好的印象。著名詩人阿迪生對文字的把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是每次與人交談,他都會感到局促不安、不知所措。
對於有良好教養的人來說,羞怯本身就是一個瑕疵。其原因就在於他往往對自己考慮得太多,而且還要顧及別人對他的看法。
“從前我也很害羞。”英國隨筆作家西德尼·史密斯這樣講述他的經曆,“但是不久前,我突然發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用全部精力關注你的行為舉止,你費盡心思去偽裝自己其實毫無作用,一個人所得到的評價最終還要取決於他自己的真實價值。這些發現一下子讓我茅塞頓開了。”
一個人如果將滿腔熱情裝在一個冰冷的罐子裏,且一生不讓它釋放出來,那麼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啊!羞澀內向的人往往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其根源就在於缺乏自信,認為自己能力上有缺陷。而真實的情況很可能完全相反,他也許能力超群。要克服這種害羞的傾向,就必須從小培養他的社交能力,讓他在拳擊、馬術、演講、舞蹈等方麵有所涉獵,掌握技巧,建立充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