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完全絕望(2 / 2)

盛宴過後,楊軍一個個神清氣爽,有事沒事就在吳韓聯軍麵前晃悠,更是不停的出言挑撥:投降吧,投降了至少有口飯吃,不會餓肚子。

糧食短缺,戰馬都殺了吃了,吳韓聯軍本來就士氣十分的低落。得知援軍被截,更是一個個心灰意冷,那裏經得起楊軍的撩撥,很快就有人動了投降的念頭,慢慢的就有吳韓士兵開始偷偷的往楊軍軍營跑。

有人往這跑,慕辰那就更應該大度,十分的優待俘虜,放他們回去是不可能了,但是給他們一個平民的身份,他們可以自己去開荒,開出來的就是他們的。等到哪一天吳韓被他們滅了,回到故土也不是沒有可能。

敵國的俘虜一般都是要成為奴隸的,有什麼重大的工程,開鑿各種礦產,雖然有徭役但是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敵國奴隸。

他們萬萬都沒有想到,居然可以有一個平民的身份,還可以有自己的土地,甚至有一天能夠回到自己的故土。這樣優待俘虜的政策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拓拔開宇對於慕辰的方法一開始是不屑的,但是在伊怡萱再次忍不住替慕辰解釋之後,他也不得不佩服慕辰的想法。

往近了說,這樣做能使山上的吳韓聯軍快速崩潰投降,加快戰爭的進程。往遠了說,這麼多人在楊國安定了下來,為楊國開墾荒地,就不說人口能怎加多少,就說以後楊國的糧食產量能增加多少。

可能戰爭之後,楊國的重建時間會大大減少,還可能比以前更加的壯大。

一個國家有了足夠的糧食才能去幹更多的事情,比如說打仗。

慕辰冷哼了一聲,“我確實是這麼想到,你要是覺得不安可以向攝政女王報告,我楊國是不是誠信的歸順,時間會證明一切。”

他說的大義凜然,伊怡萱卻暗自憋笑,可不是嗎,時間會證明一切。

慕辰的計策果然有了效果,這樣的優惠條件一傳到吳韓聯軍的軍營裏,立刻有了非常大的反響。他們原本也都是在田間耕作的百姓,根本就不想打仗,如今就要餓死在這山上。但是卻有人願意放過他們,劉他們性命還能給他們地種,這樣好的事就算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而此時基於穩定軍心的吳韓將軍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采用了暴力的方式想要鎮壓士兵們投敵的做法。無數的士兵都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這樣的舉動終於掀起了吳韓士兵的不滿,他們激烈的反抗,殺了吳韓敵將,舉兵投降了楊軍。

楊軍兵不血刃拿下了茂山,俘虜近十五萬吳韓士兵。

而這一切也隻不過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

大軍開拔,直接朝封才鎮進發,五十萬對上四十萬,吳豪威和韓靖洋的心裏不知道有沒有當時慕辰的心情。

大軍一路暢通無阻,八天便到達了封才鎮主城的城下。

憑借著大河這條天險,楊軍進軍的腳步的確是被擋了下來,在河的西岸安營紮寨籌劃渡河的事情。

吳韓聯軍在這裏已經駐守了些時日,對這裏的地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早就開始訓練起水軍,打算占得先機,阻擋楊軍過河。

韓國境內有一條大河,河運十分的發達,造船工藝也十分的精湛。而楊國境內雖然也有大河,但是大多是從北原流來的細小支流,雖然也有大河,但是通往北原的河流都是逆流而上,根本沒有辦法興河運。

在這一點上確實吳韓聯軍占得了先機,但是麵對北原人卻又不值一提。北原雖然氣候惡劣,但是並不是很多山,除了西北地帶崇山峻嶺之外,中心地域多是平坦的草原,而吳國和楊國交界的地方才是許多流經北原的大河的發源地,灌溉了北原許多的草場,牧場。而他們也有很發達的造船技術,地域寬廣,也適合用河運來運送物資,所以北原其實也是一個河運大國,甚至比韓國還要興盛。

楊軍便開始在四周伐木取材,在北原工匠的指揮下建造戰船,也選拔出楊軍中熟識水性的人,開始訓練水上作戰。

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這樣的不急不躁,把吳豪威和韓靖洋的心裏弄的七上八下的,整天琢磨著楊不要先下手為強,趁他們現在還沒有建好戰船,沒有訓練好水兵,先發製人,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看他們一副有恃無恐,甚至鬆懈到有一種歡迎你來攻打的姿態,讓吳豪威和韓靖洋又遲遲不敢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