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二章:清丈土地難(2 / 2)

但是,他仍舊希望秦晉能夠再進一步,給那些地方官吏吃一顆定心丸。

“下吏有個還不是很成熟的建議,不知大夫……”

“說來聽聽,群策群力總比一個人瞎捉摸要強得多!”

“官吏們被整治風潮弄的縮手縮腳,人心惶惶,不敢任事,長此以往,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你的意思是暫停整治朝廷風氣?”

“不不不,風氣無一時不能不整治,但整治的範圍,比如時間上,或可劃出個界限……”

整治風氣是夏元吉打擊異己的一種手段,秦晉默許自然是覺得這麼做對鞏固自己的地位有利,現在還遠沒到馬放南山的地步,若要徹底清除反對勢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至少也得耗費三年五載的之功。

但是,受到波及的範圍也是不小,被摟草打兔子牽連的官員也的確不在少數,其中很多都是被陳年舊案所牽累。第五琦的這個建議倒也附和實情,既然不能徹底清理現有的官吏隊伍,倒不如在至德四年的元日開始畫一條線,此前的問題即或被發現,也都既往不咎,此後若是再有任何問題,就嚴懲不貸!

這正是第五琦所希望的,官吏們的安全有了保障,他所進行的清丈土地也就跟著少了許多阻力。

“好,這是個不錯的主意,天子誕辰之日馬上就要到了,正好以此為契機,大赦天下……”

“秦大夫明鑒!”

大赦天下是個萬能的借口,以往的天子幾乎每隔三兩年就會大赦天下一次,但那都是針對已經作奸犯科的官吏和百姓。而這一次,所針對的則是過去的未舉發之罪。

如何構思大赦天下的詔書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了,既不能過於明顯的表露出針對性,也不能說的雲山霧罩,而難以框定具體範圍……當然,這些自有政事堂的專人去做,也用不著秦晉操心。

秦晉看了第五琦一眼,他越發覺得,此人的人品雖然一般,但卻是個很有能力的治世之臣,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很好的把握分寸,又能夠很出色的完成既定任務,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此人的治政欲望很強烈,許多事情幾乎不用交代就能想在他的前麵。

比如宰相之首的夏元吉,與第五琦比起來就顯得有些過於保守,聽話有餘而創新不足。

然則,政事堂裏的宰相做這種性格迥異的配置,綜合來看就是一件好事。夏元吉的資曆和品秩都高於第五琦,又是第五琦的恩師,所以即便第五琦有再大的政治野心,也必須對夏元吉保持足夠的尊敬。

“明日,我會與你一同到清丈現場去視察!”

“大夫能去自然再好不過,也讓各地方官吏們見到朝廷清丈土地的決心!”

秦晉點了點頭,沉聲道:

“世家大族的不滿自有朝廷法度去壓製,佛寺廟宇的問題卻複雜許多,它們往往香客信徒眾多,如果被心懷叵測之人所利用,煽風點火,說不定還要鬧出民變。這一點,可要充分的做好準備!”

實際上,第五琦早就對此作了預防,就在三天前,他還特地召集了京畿幾大佛寺的上座與寺主說明情況,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威逼利誘,畢竟是搶人家嘴裏的肉,就算篤信佛陀的大法師也不會站在幹岸上看著的。

次日一早,秦晉就和第五琦出城往城南沿途視察,一路上所見百姓絡繹不絕,紛紛向南膜拜而去。

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詢問路人才得知今日是香取寺一年一度的香會,長安百姓曆盡磨難艱辛,自然更向往以往的繁華與平靜,出於對現實的不滿,又無能為力,自然就將希望寄托在了神佛身上。不僅佛陀的信眾,長安城內不禁宗教,來自西方的景教抑或是各種說不上名目的宗教,其信眾遠比從前多了不少。

僅僅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向南而且的百姓就已經達到了數萬之多。若在平常,秦晉也不會有任何想法,但此時正值清丈土地的關鍵當口,便擔心會橫生枝節。

第五琦也是擔心,生怕百姓聚眾以後,會有心懷叵測的人趁機取亂。不過,與秦晉商議之後,秦晉還是覺得沒有必要限製百姓的自由,通知京兆府,增派人手,嚴加防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