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也太小看俺張通儒了,縱然不能死國,也絕沒有棄大帥於不顧,自己逃命的道理!”
眼見著張通儒聲色激動,孫孝哲的眼睛居然濕潤了,不知何時生出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著轉,強忍住才沒有滾落下來。他上前一把攬住了張通儒的手臂,神情也異常激動。
“好兄弟,我孫孝哲對天立誓,若有朝一日得以脫難,必不相負!”
說罷,兩個壯漢竟摟在一起,抱頭痛哭!
中軍帳的哭聲驚動了外麵的隨從,有人從門縫向裏麵看了幾眼,都不免心情沉重,大帥和張副將在一處抱頭痛哭,是不是證明他們已經求生無望了呢?
這個消息迅速在軍營中蔓延,不到半個時辰,竟已經傳遍了大半個軍營。
孫孝哲平素裏在軍中的形象那是何等的剛硬,現在抱頭痛哭的傳言被描繪的有鼻有眼,經過口口相傳早就變的麵目全非,甚於真實狀況十倍不止。
“大帥要棄了咱們兄弟獨自逃命……”
“如何,如何?當真?”
“消息是從大帥親衛營傳出來的,還能有假?兄弟們也得早早謀個後路啊!”
“大帥說過,就算撤兵,也會次第開拔,不會放棄過任何一個營!”
“你也信?騙鬼呢吧!以大帥的脾性,至多也就帶著千把親隨逃走,咱們這些後娘養的帶多了也是拖累……”
軍帳內,一眾軍將們議論紛紛,大多都認為孫孝哲要連夜逃走,因而眾人倍感危機的同時,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娘的,總不能劫了大帥,讓他帶著咱們走吧?”
“走?往哪走?俺聽說大帥拍在醴泉的親隨守將隻身逃了回來,唐.軍已經在籌謀斷咱的後路呢,要不了旬日功夫就該層層合圍,到時哪裏還是咱們圍了長安?”
這種說法一經爆出,聚在一起的軍將們立時就像開了鍋一般,持各種說法的人比比皆是,然則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力排眾議定下個調子。
“大不了咱投唐朝去!”
此言一出,眾人稍一愣怔,便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投唐朝去,聽說先一步投了唐朝的兄弟酒肉管夠,總比天天吃這爛肉強得百倍千百!”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一邊倒的讚同降唐,不少人也表示了擔憂和反對。
“唐朝那個秦晉奸詐狡猾,萬一隻是以虛假謊言迷惑咱們,實則包藏禍心,那可如何是好?”
“瞻前顧後的,總比坐在這等死要好的多,晚了,隻怕想投誠,人家還不收咱了。”
這種說法也未見起沒有道理,一旦大軍瓦解,唐朝守軍的壓力驟然消失,誰還會出錢出糧養這麼多降兵降將呢?更何況,他們哪個人手上沒有累累血債?試問關中本地人出身的唐朝守軍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他們?
突然間,軍帳的大門被撞了開來,一名黑衣鐵甲的軍將衝了進來。
“爾等大膽,妄議投降,都活膩了嗎?”
眾人都是一愣,發現此人乃是張通儒的親信,在軍中一向跋扈,隻見他聲色俱厲,顯然是憤怒至極。
“別,別當真,俺們也是私下裏胡說的……”
隻見那軍將冷笑陣陣。
“胡說?俺記下你們了,這就稟明大帥,看你們還敢胡說不……”
一個“不”字才剛出口,尖利憤怒的聲音就戛然而止了,緊接著,壯碩的身體死豬一樣撲倒在地,身體下隱隱有暗紅色的血液溢出。
“陳三你瘋了?”
被喚作陳三的軍將把橫刀上的鮮血抹了抹,神色厲然。
“趕去告密,老子先宰了他。兄弟們怕個甚來?大不了咱們今夜就一起衝出去,投唐朝!”
眾人麵麵相覷,開始絕大多數人隻圖著過個嘴癮,實際上沒幾個人真心以為會去投了唐朝。可是變故來的太快,看著倒斃在地的軍將,都呆愣愣的不知作何反應。
良久,終於有人出聲附和:
“投唐朝去,事已至此大家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張通儒還能饒了咱們嗎?”
一旦見了血,形勢就必然不可挽回,孫孝哲治軍之嚴,刑罰之重那是有目共睹的 ,在場諸位都明白等著他們的將是什麼下場。
“殺出去,投唐朝!”
霎那間,便已經有半數的人低呼讚同。
“大帥,大帥,大事不好,中軍戊字營造反了,嚷嚷著要,要去投,投唐朝……”
一名親隨連滾帶爬的衝進了中軍帳,說話時已經好似哭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