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楊二生死難(1 / 2)

安慶緒雖然已經不像起兵之初那麼愚蠢無腦,但終究是乖戾而少謀的,孫孝哲暗暗罵著蠢貨,如此明顯的好處,也就此人看不出來。

不過,此人是晉王,又是他鼎立要推為太子的唯一人選,也隻能捏著鼻子耐心的解釋。

“殿下有所不知,唐朝君臣早就貌合神離,高仙芝殺了咱們派出去的使者,一定不會事先告知唐朝昏君,那昏君必然惱怒,到時咱們隻要……”

盡管身在中軍賬內,孫孝哲仍舊壓低了聲音在安慶緒的耳朵邊上說了幾句話。

幾句話聽罷,感情需立時雙眼放光,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豎起了大拇指。

“將軍足智多謀,某這輩子隻服氣你一人!”

孫孝哲見他態度變幻如此之快,剛剛還一副不滿欲發怒的神情,現在居然又喜笑顏開。通常變化如此快的人要麼是城府極深,要麼就是喜怒無常,很顯然,安慶緒是屬於後者。

“將軍的反間計若成,唐朝昏君豈非自斷臂膀?就衝這個,今夜也要一醉方休!”

提起喝酒,孫孝哲眉頭緊皺,胃內忍不住翻江倒海。安慶緒的酒量不好,卻又愛喝,孫孝哲昨日陪著他喝了半夜,吐的一塌糊塗,現在一想到酒的味道,就陣陣作嘔。

他趕緊搖頭擺手。

“某今夜還要視察軍務,不能陪殿下解悶了,聽說嚴莊從洛陽送來了十數個歌姬,何如招來助興?”

比起讓孫孝哲陪酒,安慶緒更願意和歌姬們一起胡天胡地,立時就不再糾纏孫孝哲。

“好,將軍且忙去,某便不打擾了!”

安慶緒剛要轉身離去,但忽然又好像想起了一個問題,回頭說道:

“三日後某要回洛陽,聽說老不死的病情有了反複,這個時候可不能掉以輕心!”

聞聽此言,孫孝哲渾身劇震,安慶緒口中的老不死的就是安祿山,安祿山的病情朝野上下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但具體內情也隻有屈手可數的幾個人知曉。很明顯,安慶緒得到了洛陽眼線的密報。

看來安慶緒也不全然是隻知道喝酒吃肉玩女人的蠢貨,關鍵時刻還知道輕重。不過這並沒有讓孫孝哲高興起來,比起一個有所作為的太子,他更希望輔佐一個昏聵無能的太子。因為以安慶緒的喜怒無常和殘暴,假使忽然強勢起來,他們這些做臣下的,指不定哪天就有人頭落地的風險。

“洛陽事大,殿下盡管放心回去,潼關一線有孫某在,定會傳回捷報的!”

安慶緒嗤笑了一聲:

“別像前些日子傳回敗報就好!”

說罷,安慶緒甩著肥碩的身子,哼著小曲,離開了孫孝哲的中軍。

被安慶緒這種蠢貨鄙視,是孫孝哲的奇恥大辱。但畢竟商陽關一戰敗了,河東城也被秦晉那小豎子攪合了。提起這個秦晉,孫孝哲就氣不打一處來,去年在新安時,也是這個小豎子壞了他的好事,想不到真是冤家路窄,難道這廝就是自己命裏的克星嗎?

孫孝哲不甘心,也不願相信,這畢竟才是第二次,他一定要證明,秦晉那小豎子不是自己的克星,否則攻入潼關豈非遙遙無期了?

秦晉狠狠的打了三個噴嚏。

“不知是哪個在背後罵我呢……”

他自言自語著,現在河東城隻剩下了他自己,皇甫恪帶著人馬向東往安邑夏縣一帶掃蕩,徹底消除叛軍在河東城東麵的殘餘勢力。盧杞則帶著神武軍向北挺近絳州。絳州在河東道也算得上是位列於前的大郡,據說史思明撤離了河東道南部以後還是留下了大約數萬人,他們控製著絳州、澤州、晉州等地,為的就是將來重新奪取河東城而留一條路。

很明顯,史思明也曾打起兵進關中的主意,隻可惜封常清在河北道異軍突起,打的他措手不及,這才草草抽離了河東道南部這一片地區。

陳千裏忽然到訪,見秦晉呆呆出神,不禁笑道:

“使君何故出神?眼下局勢一片大好,徹底平定河東怕也不是難事呢……”

秦晉回過神來看了他一眼。

“我不是在擔心,是在想如果咱們順利的恢複了朝廷對河東的控製,接下來究竟是南下攻取洛陽,還是北上直取範陽。”

陳千裏的聲音卻低沉了下來,他似乎不願意說,但還是直言不諱。

“恕千裏直言,隻怕使君既沒有南下的可能,也沒有北上的機會。”

秦晉想了想,便恍然大悟的笑了,陳千裏說的在理,以朝廷對神武軍的防範,不會將所有功勞都交給神武軍的。不過,秦晉仍舊對陳千裏的這種想法不以為然,不是還有一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此時的唐朝朝廷,政令不出潼關,可以說潼關以外的廣大郡縣,雖然有很多沒落在安祿山手中,但已經是各自為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