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肅反卷風潮(2 / 2)

“你,你,杜某若真想羞辱於你,又何必親自上門?”

但不論杜甫如何說,陳家家主隻擺出了一副人而處置的架勢。

最終,陳家還是沒能避免掉被抄家滅族的下場,而從陳家抄沒出來各種信件裏,居然還牽出了一大批的官員。這其中有馮翊郡本郡的官員,也有朝廷裏的高官。牽連官員的信件以外,還有何安祿山偽燕高官的往來信件,其中一封署名為嚴莊的信件讓秦晉格外注意。

看來,陳氏之所以負隅頑抗到底,也正是因為此了。

打擊販運私糧,並不是秦晉的目的,他的根本目的還另有所在。

馮翊郡率先結束了對商賈的肅反,最後三家大商股隻有杜氏一族成為幸存者,一家獨大。盡管通州城裏謠言甚囂塵上,都說杜甫乃馮翊杜氏族人,自然出手偏袒。

杜甫有口難辯,秦晉則對此毫不在意,他才不相信杜甫會徇私偏袒。

於是,第一道政令緊隨其後出爐了,郡守府政令下達即日起,本郡鹽鐵糧均由郡守府同意調配,商賈販運,須在郡守府申領配額,否則任何以上三種貨物的販賣均屬違法。

此令一處,立時招致了很多人的詬病,認為這是秦晉要將商賈之利吃幹榨淨。但緊接著,修正政令又在當日晚些時候發布,大致意思是運進的配額原則上沒有上線,運出卻需要嚴格執行配額。

……

裴敬的傷勢經過一個多月的將養早就恢複如初,但是,他的差事卻一直空懸,秦晉始終沒有確定給他安排任何位置。雖然一直賦閑,他卻在同州內外來來回回走了不下數十遍,對此地的基本情況也算小有了解。

隻是對地方越是了解,裴敬就越覺得秦晉剛剛頒下的政令是徹頭徹尾的昏招。這麼做等於竭澤而漁,殺幹淨了賺錢的商賈,還有誰負責流轉貨物呢?

裴敬以長安大商的身份甚至拜訪過當地一些小有名氣的豪紳,從中還發現了另一個問題。

政令中具有明顯的傾向性,貨物隻許進,不許出,但如此以來,商賈又如何漁利?讓他們一直賠錢嗎?

“就算杜家已然成為秦晉的忠實走狗,他們也不會肯於一直持續這種隻賠不賺的買賣……

一名豪紳毫不掩飾的表達了他對秦晉的不滿和敵視。

經過一番細致的了解以後,裴敬認為他有必要對秦晉做出適當的提醒。奈何,秦晉一直避而不見,這是明顯對他的不滿,朝邑城的慘敗似乎使他徹底失去了秦晉的信任。

但是,裴敬並沒有放棄,他找到了盧杞,向他提出了自己所發現的種種問題。

盧杞靜靜的聽著裴敬的講述,良久之後才將其打斷。

“使君行事向來有先見於人,我也曾幾次問過,但都沒有答案。你來找我,實在是找錯人了。”

裴敬急道:

“難道,難道你就是這麼稀裏糊塗的看著嗎?”

對此,盧杞隻能無奈的一攤手。

“我在同州僅僅負責提調練兵,餘者政令也是沒有插手的餘地,你來找我不如去問問杜子美,他現在可是使君麵前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就連那個出賣舊主的長史嚴倫,也比咱們神武軍風光多了”

話語中竟流露出了些許的泛酸之意。

裴敬大為驚訝,想不到秦晉竟然不完全依靠神武軍老人在地方上推行政令,而是另起了一套爐灶,其中的人物也是魚龍混雜,既有杜甫這種從長安跟隨過來的,也有就地從崔亮手下招募過來的,其中嚴倫就是典型的代表。

聽到盧杞有一句沒一句的抱怨,裴敬忽然好似意料到了什麼。

“也許,也許咱們都會錯了使君的意!”

“會錯意?”

盧杞凝眉問道,裴敬於他是發小,又是袍澤,兩人自是可以無話不談。

裴敬忽而轉換話題問道:“使君在長安最糟糕的情況是甚了?”

盧杞想了想說道:“自然是攪合進了政爭,左右為難,最後難以脫身……”

“正是,使君對此感同身受,自然不想神武軍也卷入地方爭鬥,如此置身事外,將來才好無所顧忌,無所牽掛……”

對裴敬的話,盧杞還是有些不明白,使君放著神武軍現成的力量不用,卻拐著彎的用杜甫嚴倫等人,怎麼看都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裴敬又思忖了一陣,竟語出驚人。

“也許,也許使君認為平靜的日子不會持續多久,神武軍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