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1 / 2)

秦晉顧不上責備裴敬,這件事顯然也不應怪他,畢竟在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裏,很難將皇城各門情況摸的了如執掌,而太極宮中衝出來的人馬顯然也是有心算無心,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弄清楚這些人馬究竟來自何處,歸何人統屬。

“走,隨我一同去!”

秦晉決定親自去衝突的現場查看,不過才走到了一半,便有敗下來的神武軍狼狽而回,同時也帶回了一個令人分外震驚的消息。這股出自太極宮的人馬竟是由驃騎大將軍高力士所領。

霎那間,秦晉便覺渾身如遭雷擊,人在馬上搖晃了兩下,險些失去了平衡。

高力士是大唐天子李隆基駕前第一寵臣,雖然是個沒了下邊的宦官,但卻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現在,他的突然出現,不論是否出自李隆基的安排,對當下的局勢則激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應對不當,到手的勝利果實恐怕就要從指間溜走了。不,也許是被人又硬生生的奪了回去。

“高力士所率人馬已經奪取了永安門與承天門,接下來該如何處置,請中郎將示下!”

秦晉略一思索便問道:“高力士帶了多少人?”

“目前交手的至少有千人之眾,但從太極宮內的呼喊之聲判斷,末將也不敢斷言!”

裴敬不耐那旅率的含糊其辭,便當麵斥道:“什麼叫不敢斷言,隻管說,有多少!”

“末將以為,至少在萬人以上!”

秦晉與在場的所有人一樣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高力士居然搬來了規模超過萬人的救兵。然而,秦晉在此之前,對長安城內外各部兵力的部署可謂是了如指掌,直到得知了裴敬貿然進城的消息後,決定發動兵諫便第一時間針對各部人馬座了處置,因此才在短短的半夜功夫就控製了長安內外。

那麼,高力士帶來的萬多人馬又來自何處呢?難不成還是從地底下蹦出來的?

這一點不用待秦晉發問,一名校尉就提出了他的疑問。

“長安內外之兵皆在中郎將的掌握之中,難不成高力士會撒豆成兵的本事”

高力士會不會撒豆成兵的本事眾人不知,但這萬多人由太極宮殺出,意味著什麼,卻都清清楚楚。能夠看清時局的人,甚至還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這時,跟在秦晉身邊的一名東宮掾吏忽然開口說道:

“中郎將,下吏,下吏也許知道些下情。”

“快說,別聒噪!”

軍中的人都是直脾氣快脾氣,當下就有一名校尉讓那東宮掾吏少聒噪,撿要緊的說。

秦晉安撫那東宮掾吏,“不必慌,撿要緊的說即可!”

見到中郎將還是一副慢聲細語的模樣,那東宮掾吏才稍稍安心,簡明扼要的說明了他所知道的。

原來,高力士搬來的救兵,十有八九竟是出自去歲在大演武中潰散被裁汰的新軍。

“這怎麼可能?數萬潰散的新軍不是在月前為止就已經被大部裁汰了嗎?剩下的也隻有不足五千之數!”

那東宮掾吏咽了口吐沫,“中郎將有所不知,裁汰新軍的具體事務由楊相公,不,是楊國忠,負責。隻是遣散費被挪作了他用,所以實際的遣散工作並沒有完成。”

“政事堂那裏明明都已經落案封檔了的,難道也能有假?”裴敬禁不住問了一句。

“政事堂自然要落案封檔的,否則便瞞不過天子,楊國忠隻需買通上下經手的官吏,對付那些大門不出的相公們還不是易如反掌?”

秦晉暗暗心驚,原來這種公款挪作他用,欺上瞞下的事體,古今都是一個德行。

難道楊國忠就不怕這些拿不到遣散費的裁汰新軍心生不滿,鬧出兵變?

不管高力士使了什麼手段,現在這些心懷怨氣的上萬人馬正無處發泄,一旦事態激化,整個長安沒準就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大動亂之中。

然則,沒等秦晉從震驚中平複下來,那東宮掾吏又說出了一則令人更為震撼的消息。

“下吏跟隨天下在政事堂行走,巧合之下從管理封檔的佐吏口中聽得這些消息,原本以為隻是他們無聊的吹噓,想不到竟是真的。隻是,那些被裁汰新軍的規模卻不是一萬人,而是整整三萬人!”

說話的同時,東宮掾吏甚至還抬起了右臂,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萬人!就算陳玄禮龍武軍也不過才三萬人,加上秦晉的神武軍也還不到四萬人,這麼多人一旦打起來,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而且太極宮被高力士掌控在手中,城外所有的待裁汰而裁汰的新軍,便可以經由宣武門進入太極宮,再經由承天門永安門進入皇城,繼而進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