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錦瑟五十弦(2 / 2)

此時的韋濟與杜甫滿身的塵土泥巴,如此去麵見太子,顯然是不合適的。誰知李輔國卻又擺手笑道:“太子殿下早有交代,兩位如常但去即可,百廢待舉,便要有些新氣象,繁文縟節能免可免。”

杜甫不禁動容,這番話出自太子之口,便是大唐之福。

……

韋濟不自然的輕抹了一下袍子上褶皺,如此衣冠不整的麵對太子,讓他如坐針氈。杜甫的感覺也比他不遑多讓。

太子李亨平靜的觀察著端坐在左右的韋濟與杜甫,這兩個人是秦晉推薦給他的。最初,李亨隻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姑且一試,卻實難預料,兩人竟如此踏實肯幹。且先不論此二人本事如何,隻憑這份勤懇,就勝過那些隻知道大言驚世的口舌之徒強上十倍百倍。

這是天子交給李亨第一項完全自主的差事,他當然不想辦砸了,有兩個如此盡心的官員從旁輔佐,也就漸漸放下了心。更為難得的是,韋杜二人均是出自名門之後。

韋濟的父親是宰相韋嗣立,杜甫的祖父也是高宗朝的名臣杜審言。這兩個人的出身堪稱完美,起用他們,就不會惹得朝中清流們非議,自己的阻礙自然也就少了許多。

如果是寒門出身的官員,顯然就要麻煩了不少。

有鑒於此,李亨僅僅是簡單詢問了一下工期進度,便不再多言,將近半個時辰的時間裏,反而有一半在說著看似無關緊要的閑話。

韋濟和杜甫自然不敢隱瞞工地上的矛盾,兩個人有所保留的簡單講述了一遍,李亨便煞有介事的聽著,也對秦晉控製將士的手段頗為讚賞。

要知道神武軍中不論將士,大多都出身自勳戚權貴子弟,能夠驅使他們甘心情願的去做民夫壯丁們才做的賤役,單憑這份手段,就讓人不容小覷。

韋杜二人出了皇城景鳳門,繞過崇仁坊與勝業坊的大街,準備向南折回位於安邑坊與宣平坊之間的工地。卻忽見有兩輛奢華的四馬軺車往興慶宮方向疾馳而去。

韋濟訝然道:“霍國長公主與常山公主如何聯袂去了南內?”

在敏感時期,這些異常的事件,總能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

見韋濟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杜甫卻卻道:“兩位公主的車馬再急,又豈能關乎國事?韋兄多慮了!”

韋濟這才抬手一拍腦門,尷尬一笑:“子美兄所言甚是,也是這幾日發生的事多,腦筋都跟著過於敏感多疑。”

兩人相視一笑,繼而又一齊打馬南去。

霍國長公主與常山公主的確有件頂頂重要的大事要去麵見天子李隆基。姑侄兩人聯袂而至,很順利便見到了將要午睡的大唐天子李隆基。

李隆基甚至為此破例推遲了午睡。

說來也湊巧,今日所談之事的主角也伴在李隆基身邊。

“蟲娘出落的越來越好看了!沉魚落雁,羞花閉月也不過與此呢!”

霍國長公主嘖嘖連聲讚了兩句,使的蟲娘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李隆基的心情很不錯,笑的很是興起。

“霍國莫誇的她上了天去……”

“阿兄此言差異,蟲娘活脫脫的美人坯子,又端莊賢淑,哪裏用阿妹去誇嘍?”

雖然李隆基素來不喜蟲娘,但還是很高興的回應道:

“阿妹的一張妙口還想抹了蜜糖一般。”

李隆基與霍國長公主兄妹感情一向不錯,兩人說話也很是隨意。而跟在霍國長公主身後的常山公主卻不敢有一絲言行越矩。畢竟她是李隆基的女兒,對這個生來冷酷的父親,隻有敬畏,而沒有親情。

笑過一陣,李隆基這才緩緩問道:“說吧,你們兩個同來南內,有何等要事?”

霍國長公主答道:“阿兄還是料事如神,確有要事,卻不是阿妹與常山的要事。”

言語間,她的目光瞥向了蟲娘。

李隆基何等的聰明,立刻就會意了一二,但也不急於問破,隻揣著明白裝糊塗。

“莫賣關子,有事但說,隻要不涉軍國重視,應允你們就是。”

霍國長公主嘖嘖了兩聲,“好像阿妹從來隻有事相求阿兄一般,這次偏偏不是,是阿妹要給阿兄做回好事。”

兄妹兩人互相賣著關子,偏不說破究竟為了何事,李隆基身旁的蟲娘睜大了如水的雙眸,覺得很是有趣,好奇的問道:“姑姑所為究竟何事呀?”

注:

清流:與宋以後概念不同,唐朝的清流指門閥世家出身的官員,與清流相對應的濁流,專指寒門出身的官員。

南內:玄宗時,興慶宮又稱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