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禍起蕭牆裏(1 / 2)

霍國長公主咯咯笑出了聲。

“傻女子,自然是為了你嘍!”

蟲娘已經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如何聽不明白姑姑話中之意,立時便羞紅了臉,繼而又一陣風般的逃離了便殿。但轉過屏風以後,她終是忍不住好奇之心,便又停了下來,蹲下身子偷偷的聽著。

李隆基見狀不禁莞爾,又嗬嗬笑了一陣,顯是頗為開心。

“說吧,阿妹屬意的人選,是哪家的少年郎?”

霍國長公主也收斂了笑聲,目光一閃,很是認真的看著李隆基,反問了一句。

“阿兄近來重用的少年郎還有幾個呢?”

竟然是他,李隆基的目光中流露出了一絲頗為複雜的神色,但又轉瞬即逝。

兄長的反應讓霍國長公主頗感意外,

……

霍國長公主與常山公主離開了便殿,一到了沒人的地方,便忍不住抱怨。

“常山,如何你到了便殿也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常山公主露出了一個頗為無奈的表情。

“姑姑如何不知道,我們這些兄弟姊妹在聖人麵前,哪個不是戰戰兢兢的?”

霍國長公主點點頭,又歎了口氣,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己這位阿兄的子女一個個都畏懼他如虎如狼,反而是些不相幹的外人,頗為得勢。一想到這些,霍國長公主就忍不住憤憤不平,但她也知道,這都是帝王心術,如果身涉其中,很難保證阿兄還會如現在這般對待自己。

她隻是奇怪,以秦晉年輕有為,又屢屢獲得阿兄的破格提拔重用,甚至連楊國忠也被此人扳倒了,想不出還有什麼理由,會使阿兄對他不滿意。

說到底還是帝王心思難測,霍國長公主隻能輕輕跺了跺腳,才挽著常山公主打算離開興慶宮。

常山公主見到姑姑悶悶不樂,便安慰道:“姑姑何必失望,聖人也沒說不同意,也許,說不準,還要些時間考慮考慮……”

說話間,姑侄兩人的目光卻被一群奇怪的身形所吸引。

“咦?南內裏何時多了這許多的道士?”

經過常山公主的提醒,霍國長公主也陡然發現,的確,這宮中的許多布置竟與月前來時大不相同,盡都是這些道士布置的物什。

“阿兄何時又對這些道士感興趣了?”

李唐皇族向來以老子後人自居,對道家頗為尊崇。但以當今天子的習慣,也絕沒到了連外間的道士都請進宮中的地步。

恰逢此時,一隊宦官遠遠的走了過來。

霍國長公主便招呼他們過來,為首的宦官見狀趕忙小跑了過來。

“程元振,那些道士從何處來的?”

為首的宦官正是程元振,,雖然被直呼其名甚感不爽,但他也知道,霍國長公主在天子的心裏分量不低,絕不能輕易得罪,是以諂笑道:“公主有所不知,這是從蜀中來的道人,法力無邊呢!”

提到蜀中,讓霍國長公主想起了一個令她極為厭惡的人物,那就是楊國忠。

楊國忠此前為宰相時兼領劍南道節度使,即便罷相之後被起複,仍舊兼著劍南道節度使。這些道士從蜀中來,便沒準是楊國忠搗鼓出來的。但是這個程元振與她並不親近,霍國長公主也不便多問,隻點點頭便與常山公主離開了興慶宮。

程元振衝著霍國長公主離開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一個無權無勢的婦人也敢直呼其名,真是不知斤兩,早晚有一日,會讓她知道後悔兩個字怎麼寫。

到了便殿之外,程元振剛要進去,卻被殿外的內侍攔住了。

“聖人剛剛睡下,有旨,睡醒之前,任何人不得入內。”

程元振頓覺掃興,但也知道這是天子近來的習慣,隻要入睡,便絕不許有人在殿中伺候,也許人老多疑就是這幅模樣。

四月間已經有了初夏的光景,內廷中沒有一絲風,又悶熱不已,各種蟲鳥鳴叫不絕,使得人更是煩躁。

程元振在階下焦躁的踱著步,高力士隔三差五就得上一場不大不小的病,自從他侄子馮昂慘死以後,更是大病一場,直到現在還在臥榻上養病呢。恰好邊令誠與張輔臣也都離京趕赴了外地,現在的禁中完全就是他程元振一個人獨領風騷。

但是,天子近來的舉動也令程元振很是尷尬,午睡時居然連他也攔在了外麵,如此種種落在了其他宦官眼中,自然便會有了不同的解讀。他已經明顯能感受到,許多宦官對自己的不敬,然而卻隻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因為宦官的所有權力都來自於天子,一旦天子對某位得勢的宦官表現出疏離的意思,立即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