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錯與胡同仇(2 / 2)

秦晉麾下射殺崔乾佑部的舉動贏來了一陣喝彩,“殺的好!”其間還夾雜有嘰裏呱啦的契丹話。

這是那些距離秦晉所部百步開外的另一股孫孝哲部殘兵,其中半數以上都是契丹人,被崔乾佑部收攏以後,他們備受歧視和欺侮,此刻見到這股漢人“同袍”竟有膽量奮起反抗,便頓生同仇敵愾之心。

隨著牛角嗚嗚,很快便有數百留守的崔乾佑部蕃兵集結而來,弓箭馬刀晃得人心發顫。

帶頭的榜樣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大概有三四百的契丹人開始向秦晉所部靠近,試圖支援他們一同對付崔乾佑部的蕃兵。

“少府君,契丹人在向咱們靠近!”

秦晉的精神高度緊張,聞言扭頭望去,卻見這些人的弓箭已經瞄準了從側翼包抄過來的崔乾佑部蕃兵。一陣箭雨射了出去,立時就將對方前進的節奏打亂。想不到前些日子還殊死作戰的雙方,目下竟在叛軍內部並肩作戰了,這等情況何其荒唐,卻又是切切實實存在於眼前。

“揮令旗,告訴那些契丹人,令他們擋住側翼即可,正麵來的雜碎交給咱們了!”

雙方都曾是唐軍,軍中令旗用的都是同樣規製,契丹人自然也都看得懂。

“啊?”

掌旗兵聞言愣在當場。

“愣著作甚?還不揮旗!”秦晉大聲催促。

“契丹人會聽咱們的嗎?”掌旗兵才反應過來。

“聽與不聽,一試便知!”

眼看著動靜越鬧越大,蕃兵又派出了七八百人趕來鎮壓。秦晉不由得歎息, 蕃軍內部也是山頭林立派係傾軋,因馬匹而起的糾紛立時就演化成了一場大禍。

但秦晉沒有選擇,戰馬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旦失去了戰馬,即便能夠截殺掉傳旨的中使,卻不能急進急退,此行便會失去意義。事已至此,已經沒了退路,不如擊退眼前蕃兵之後,上馬疾馳離開鴻臚水,遠遠的甩掉他們。

崔乾佑的騎兵都布置在虢州城附近,留下來駐在鴻臚水兩岸的多是步卒,即便不能取勝,全身而退也是有很大希望的。

“契丹人回應了,服從指揮,!”掌旗兵驚喜的喊了一聲。

秦晉暗道僥幸,想不到此時此刻與之並肩作戰的,竟會是來自安祿山叛軍的契丹人。

很顯然,崔乾佑部的蕃兵低估了被分置於鴻臚水兩岸的孫孝哲部殘兵,契丹人最善騎射,接二連三的箭雨讓他們陷入混亂。秦晉的側翼之憂立即解除。

團結兵雖然不善騎射,但勝在士氣高漲,有此前擊敗數萬大軍的勝利,自信心極度膨脹,隻怕就算此刻對陣安祿山麾下有曳落河之稱的親衛,也眉頭不會皺上一下。再加上手中蹶張弩是唐軍中的重弩,殺傷力極大,三四百步內可以有效射殺敵兵,百步內更是可以破鐵甲而入。

“少府君怎麼處置這廝?”

擊退數十人的蕃兵後,鄭顯禮並沒有窮追上去,立刻帶著部下回撤,一並抓回了那意圖搶馬的頭目,就是此人因他的貪婪,一手挑起了眼前的騷亂。

“宰了他,以振聲威!”

那頭目被嚇得臉色煞白,不過嘴上倒也硬氣,“你敢動老子一根汗毛,崔將軍不會放過你們的……”

秦晉根本就不與之對話,唰的一下抽出腰間橫刀,狠狠劈了下去,但聽一陣殺豬般的慘叫,一支右手竟被生生剁了下來。緊隨其後,腥臊惡臭陣陣泛起,那頭目在驚恐劇痛下竟失禁了。

並非秦晉一刀砍歪了,而是他故意為之。

殺了這個無足輕重的人,對時局毫無幫助,對方不會因為多死一個人而陷入混亂,己方也未必會多一分勝算。而砍掉了他的右手,則完全不同。隻要這廝苟活下來,將永遠是個失去右手的殘廢,永生遭受世人的鄙夷,欺侮。這是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食肉者眨眼間成為被獵者的情況比比皆是。

前一刻還耀武揚威的叛軍頭目,現在渾身血汙,痛苦的在雪地上打著滾,淒慘的嚎叫著。沒有人理會他,也沒有人可憐他,這是咎由自取。

正麵衝上來的叛軍足有四五百人,秦晉咬了咬牙,現在既不是在新安,腳下也沒有城牆可以依仗,他們所能依靠的,除了可堪一戰的士氣,就是手中的蹶張弩與橫刀。

“弩手齊射!”

陡然間,馬蹄動地。秦晉聞聲猛然扭頭,瞳孔驟然收縮,卻見鴻臚水對岸的同羅部殘兵竟踏著冰麵,揮著馬刀,呼喝著衝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