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胡兵欲奪馬(2 / 2)

秦晉心頭猛然一動。

“借刀殺人?”

心裏想著,口中便輕輕問了出來。鄭顯禮重重點點頭,“少府君以為如何?”

秦晉的確心動了,這是個好辦法,但轉念之後,他的念頭又淡了下去。若論他不遺餘力甚至甘冒風險拯救封常清所為的是什麼,僅僅是一個人嗎?那封二與普普通通的封三、封四、封五、封六又有什麼區別?

“如何為之?”

在鄭顯禮的內心中封二的地位遠遠要重於他所效命的大唐,重於麵前的虢州城,重於城中成千上萬的人命。秦晉原本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但是來到唐朝以後屢屢麵對這種血淋淋的選擇,這讓生在太平盛世的他每每都腦門生疼。

鄭顯禮也僅隻是一瞬間念頭上腦,若說起借刀殺人的具體法子,便隻好一攤兩手。

但是,看著已經一一熄滅的嫋嫋炊煙,秦晉的臉上又浮現出了一絲淡淡的冷笑。冷兵器時代行軍打仗,打的就是糧草,俗話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崔乾佑搞奇襲嚐到了甜頭,就要忍受著脆弱的糧草補給。

崔乾佑不能通過從澠池必經陝州的驛道運輸糧草,就隻能消耗隨軍攜帶不多的存糧,或者攻掠弘農郡就地補給。

“先尋機燒了他們的糧草,再趁夜離開此地。糧草一斷,崔乾佑大軍肯定不會持久,隨之高仙芝援兵的趕到,優劣之勢立時就會顛倒,如果處置不得當,被唐軍一舉殲滅也是有可能的。”

崔乾佑部的糧草物資就在鴻臚水的東岸,距離他們不過一二裏的距離。燒掉糧草比起借刀殺人這種不甚靠譜的計劃,成功率則要高了許多。

自從在新安兩戰大敗叛軍以後,鄭顯禮已經對秦晉的態度和最初時有了徹底的轉變,不說言聽計從,秦晉的話在他那裏分量也是極重的。所以,他很快就放棄了借刀殺人的想法,轉而支持秦晉的燒掠糧草之計。

但他還是憂慮不已。

“怕隻怕天子中使已經到了陝州。”

“當不會如此快,咱們有三日時間,這才過了兩日!”

韋娢給秦晉的書信中曾言及會拖住天子中使三日,讓他盡可能周旋,否則便也無能為力了。陳千裏在一並送回的信中,曾詳細介紹了於長安城中的情形,除了天子的態度,花費筆墨最多的就是韋娢的盡力奔走。

“況且由潼關往陝州去,弘農郡是必經之地,如果天子中使還沒出潼關,或者剛剛出了潼關,都不可能由此處通過。”

秦晉如此說是想徹底打消鄭顯禮的疑慮,果不其然,鄭顯禮臉上的表情舒展了一些。

遠處戰鼓聲驟然隆隆響起,那是叛軍在攻打虢州城,秦晉很擔心虢州的守軍頂不住崔乾佑奮力一擊。

這時,戰馬噠噠踏地,由遠及近。散布在鴻臚水兩岸的叛軍一陣騷亂,他們很明顯對自己被至於如此被鄙視的地位感到不滿。在孫孝哲麾下時,從來都是他們斜著眼睛看別人。現在麵對著低人一等的尷尬境地,自然是忍受不了。

這些人有一部分是從新安皂河穀地中僥幸衝出來的殘兵,還有一部分是咄莫麾下的同羅部潰兵,雙方即便都落了難還相互敵視,彼此虎視眈眈,隻有秦晉這一夥人比較低調,喝了粥以後就一個個守在戰馬旁閉目養神。

“都起來,趕緊都起來,崔將軍手下不養吃閑飯的,一會輪到你們上陣了!”

崔部叛軍的數十騎驕兵悍將態度傲慢的嗬斥著沿河散布的孫部殘兵,有幾個不長眼的擋了路,便揚起手一頓鞭子。

然後驕兵悍將中的頭目馬鞭一指秦晉等人,“把你們的戰馬交出來,現在起就被征用了!”

秦晉麾下的人雖然是團結兵,但也是打過惡仗勝仗的,殲滅過上萬的叛軍,而今雖然不明不白的被困在此處,又如何能忍受叛軍頭目欺人太甚的斥。更何況,又要他們交出來視作命根子的戰馬。

“憑什麼?俺們不交!有種自己來取!”

叛軍頭目哈哈大笑,臉上的刀疤隨之陣陣抽搐,使之更加麵目可憎,然後又回頭去看左右,用極其戲虐的口吻道:

“兄弟們,俺沒聽錯吧,?”繼而又連聲冷哼,一揮手:“都給俺上!”

別看隻有數十人,卻全然都沒把秦晉這一百七十餘人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