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組織變革的風口浪尖,如何與員工斡旋(1 / 2)

任何一次組織變革都會引起公司組織流程、責權利益的重新組合。當員工承擔的職責減少時,盡管他也認同組織調整,但不可避免會造成心理不平衡,會誤認為自己對企業或是團隊的價值降低了。他們會關心自己的績效評估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薪酬會不會降低。如果處理不成不淡,也會觸動員工關係的危機。

下麵以筆者所接觸的科倫通信工程公司(化名)的案例來進行詳細說明。

2005年底,科倫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的組織變革項目在IBM顧問公司的谘詢指導下已經完成所有方案準備工作,公司推行的組織架構調整下周一就要公布。周五晚上8:00多,人力資源總監杜峻波還在辦公室加班,杜峻波詳細查閱了下周的工作計劃,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在組織變革溝通中用紅筆添注了一項工作內容:做好和職責發生調整的員工麵淡溝通。

“組織變革中的溝通一直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是當個別員工的職責被轉移到其他員工那邊時,很容易引發員工的心理失衡,導致員工的不滿甚至衝突。”杜峻波說,“人力資源部與直線上司必須采取一些方法,提高那些職責被轉移的同事在未來工作中的滿意度。”

一、優秀員工樂意身兼兩職

科倫通信的企業內刊是一份8版的周報,主要為公司客戶提供產品信息及解決方案,由企業文化主管李誠負責,李誠是公司內頗具才氣的小夥子,文筆流暢,見解也極為獨到。當時公司剛起步,市場部人員捉襟見肘,對外宣傳文案及媒體合作原來是由市場部經理彭琳兼著做的,但一直忙不過來。高層認為,李誠的文案能力及其個人在公共媒體關係圈子裏的人脈關係,完全可以協助做好這項屬於市場部的工作。但當時的情況是,企業內刊的編輯離不開李誠。這樣,李誠就成了兼具二職的員工,但向人力資源部經理彙報工作。

在李誠的積極努力下,企業內刊辦得有聲有色,而對外宣傳文案及媒體合作開展得也非常順利,除了能夠滿足市場部的要求外,李誠還在媒體圈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有力地推動了公司產品品牌的推廣。而為人低調的李誠連續兩年被評為公司的優秀員工,不隻贏得了人力資源部及市場部經理的喜歡,也成為公司高管人員眼中的寵兒。

如果沒有2005年底的組織變革,李誠的積極工作是可以繼續延續下去的。2005年下半年,科倫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由於業務擴張迅速,開始了第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在公司規模較小時,一些職責往往是由一個員工兼做。公司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職責的細分化就成為必然。”在杜峻波看來,組織架構調整帶來的職責調整是很正常的工作。

二、溝通忽視員工心態失衡

在討論組織架構調整的會議上,市場部經理提出,由於李誠身兼二職,不能與市場部的員工經常在一起開會和討論工作,對公司的文案撰寫有較多的不便。而目前市場部專責文案的人員已經到位,是否可以考慮將對外文案宣傳與媒體合作收歸市場部負責?

市場部經理的提議得到了人力資源總監杜峻波的讚同,杜峻波認為,李誠的工作量已經非常大,隨著企業內刊下一步的擴版,必然不堪重荷。將對外文案宣傳及媒體合作劃歸市場部,不隻減少了李誠的工作量,也有利於李誠把企業內刊的工作做得更細,提升內刊的空間。

會議決定李誠不再負責對外文案宣傳及媒體合作,轉由市場部管理,由人力資源總監杜峻波負責這次調整。在公布了組織架構調整方案後,杜峻波即和李誠進行了麵談。

“當時,我忽視了李誠內心不平衡的感覺,對會談也缺乏有效的準備。”杜峻波想起那次失敗的麵淡就感到懊悔,“我把職責劃歸市場部管理的緣由向李誠做了非常詳盡的解釋,要求他做好下一步企業內刊由8版擴大到16版的準備,並告訴他這是公司的決定。李誠一直表示認同公司的調整,他的臉色也一直沒有什麼異常,我以為這個決定他肯定歡迎,因為他的工作實在太累了。”

在者一思維的支配下,麵談簡單結束。

麵談結束後,市場部的文案專員張華與李誠接洽,開始接過對外宣傳及媒體合作的工作職責。

“我們都沒有重視職責調整後員工心理的失衡,”杜峻波說,“當張華告訴我李誠非常配合地把有關資料、工作步驟及聯係人名單交給他時,我們都以為非常順利地完成了這次職責調整。”

但事後的發展表明,杜峻波顯然樂觀估計了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