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幸福生活的原則(7)(1 / 3)

可是她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憐憫,不願意別人認為她“異於常人”。小時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遊戲,可是她看不見地上所畫的任何記號,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後,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貼在地上瞄過去瞄過來。她把她的朋友們所玩的那地方的每一點都牢記在心,所以不久就成為玩遊戲的好手了。她在家裏看書,把印著大字的書靠近她的臉,近到眼睫毛都碰到書頁上。後來她得到兩個學位:先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得到學士學位,再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碩士學位。

她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村子裏教書,然後成了南達科他州奧格塔那學院的新聞學和文學教授。她在那裏教了13年書,也在很多婦女俱樂部發表演說,還在電台主持談書籍和作者的節目。她說:“在我的腦海深處,常常懷著一種怕會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要克服這種恐懼,我對生活采取了一種很快活而近乎戲謔的態度。”

然而在1943年,也就是她52歲的時候,一個奇跡發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診所施行了一次手術,使她的視力比以前擴大了40倍。

一個嶄新的、五彩繽紛的、可愛的世界展現在她的眼前。她現在發現,即使是在廚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讓她覺得非常開心。“我開始玩著洗碗盆裏的肥皂泡沫,”她寫著,“我把手伸進去,抓起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我把它們迎著光舉起來。在每一個肥皂泡沫裏,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閃出來的明亮色彩。”

從水槽上方廚房的窗口望出去,她看到的是“振動著灰黑色的翅膀飛過積雪的一隻麻雀”。

能有幸親眼見到肥皂泡與麻雀,促使她以下麵這句話作為她的那本書的結尾:“親愛的主,我不禁低語,我們的上帝,我感謝你,我感謝你。”

想想看!為了能在洗碗時看到泡沫的色彩,看到飛越雪地的麻雀,要衷心感謝上帝!

讀了這些話,我們應該感到慚愧,這麼多年來我們每天生活在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裏,可是我們卻什麼也看不見,雖然能夠填飽肚皮,卻不懂得享受。

施恩不可圖報

德克薩斯州的一位商人,他為34位員工發了10000美元聖誕節獎金——每人差不多300美元,結果沒有一個人謝謝他。他為這件事憤怒不已。在這件事過去了11個月之後,他仍不停地每一個遇到的人抱怨說:“我很遺憾,我居然發給他們獎金。”

一位聖人說過:“一個憤怒的人,渾身都是毒。”前這位渾身是毒的人大約60歲了。根據人壽保險公司統計,活著的年數平均是目前年齡與80歲之間差數的三分之二。這位仁兄,如果他夠幸運,大概還可活十四五年。結果他浪費了有限的餘生中的將近一整年,而為過去的事憤恨不已,我實在同情他。

或許,那些員工都是很自私、很卑劣的,也很不講禮貌,但望這位先生除了憤恨與自憐,他大可自問為什麼員工不感激他。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待遇太低、工作時間太長,或是員工認為聖誕獎金是他們應得的一部分。也許他自己是個挑剔不又知感謝的人,以致別人不敢也不想去感謝他。或許大家覺得反正大部分利潤都要繳稅,不如當成獎金。

也許是這樣,也許是那樣。我們也不會比你更了解整個狀況。我們倒是知道英國約翰遜博士曾說過:“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

很顯然,某個人希望別人感激他的恩德,正犯了一般人共有的毛病,他實在不了解人性。

如果你救了一個人的性命,你會期望他感恩嗎?你可能會——可是塞繆爾·萊博維茨在他當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師,曾使78個罪犯免上電椅。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登門道謝,或者寄張聖誕卡來?我想你猜對了——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