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增加成功的機會
對所有的人來說,存錢是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是在那些未曾存錢者的心目中,最迫切的一個大問題則是:“我要怎樣做才能存錢?”
存錢純粹是習慣的問題。人經由習慣的法則,塑造了自己的個性,這個說法是極為正確的。任何行為在重複做過幾次之後,就變成一種習慣。而人的意誌也隻不過是從我們的日常習慣中成長出來後一種推動力量。
一種習慣一旦在腦中固定形成,這個習慣就會驅使一個人采取行動。例如,如果遵循你每天上班或經常前往的某處地點的固定路線,過不了多久,這個習慣就會養成,不用你花腦筋去思考,你的頭腦自然會引你走上這種路線。更有趣的是,即使你在動身之初是想前往另一方向,但是如果你不提醒自己改變路線的話,那麼,你將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又走上原來的路線了。
養成儲蓄的習慣,並不表示將會限製你的賺錢能力。正好相反——你在應用這項法則後,不僅將把你所賺的錢有係統地保存下來,也使你步上更大機會之途,並將增強你的觀察力、自信心、想像力、進取心及領導才能,真正增加你的賺錢能力。
一個人要是負了債,而又想要克服對貧窮的恐懼,則他必須采取兩項十分明確的步驟:第一,停止借錢購物的習慣;第二,立即逐步還清原有的債務。
在沒有了債務的憂慮之後,你將可改變你的意識習慣,把你的努力路線重新引向成功之路。養成把你的收入按固定比例存起來的習慣,即使隻是每天存一毛錢也可以,同時,還要把它當作你明確主要目標中的一部分。很快的,這個習慣將控製住你的意識,你將獲得儲蓄的樂趣。
如果在任何習慣之上建立起其他更為令人渴望的習慣,那麼原來的習慣將會中斷。“花錢”的習慣必須以“儲蓄”的習慣加以取代,以便取得財政上的獨立。
僅僅是停止一種不好的習慣,是不夠的。因此,這種習慣將會再度出現,除非它們在意識中的原有地位已被性質不同的其他習慣所取代。
如果你決心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地位,那麼,在你克服了對貧窮的恐懼感,並在它的位置上發展出儲蓄的習慣之後,要想積聚一大筆金錢,並非難事。
這有一個冷酷的原理:在這個講求物質文明的時代裏,一個人就像是一粒沙子,隨時會被環境中的狂風吹得不見蹤影,除非他有躲避在金錢背後的力量。
對天才來說,他所擁有的天分可以為他提供許多好處。但事實上,天才若沒有把自己的天分表現出來,那麼,天才隻不過是一種空洞虛無的榮譽而已。
愛迪生是世界上最著名及最受尊敬的一位發明家,但是,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他不養成節儉的習慣,以及表現出他存錢的高超能力,那麼,他可能永遠是位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任何人都不會去注意到他。
一個人想要成功,儲蓄存款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存款,有兩種壞處:第一,他將無法獲得那些隻有手邊有現款的人才能獲得的那種機會;第二,在遇到急需現款的緊急情況時,將無法應付。
有位年輕人從賓州的農業區來到費城,進入一家印刷廠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儲蓄公司開了一個戶頭,養成了每周存款5元的習慣。在這位同事的影響下,這位年輕人也在這家儲蓄公司開了戶頭。三年後,他有了900元的存款。這時,他所工作的這家印刷廠發生財務困難,麵臨倒閉的噩運。他立刻拿出以小錢不斷存下來的這900元來挽救這家印刷廠,也因此獲得了這家印刷廠一半的股份。
他采取了嚴密的節約製度,協助這家工廠付清了所有的債務。到了今天,由於他擁有一半的股份,所以每年可從這家工廠裏拿到25000多元的利潤。
福特汽車公司成立之初,亨利·福特急需資金來推動汽車的生產及銷售。於是他向一些擁有幾千元存款的朋友求援,其中一位就是柯仁斯參議員。這些朋友皆義不容辭地幫助他,湊出了幾千元,後來因此獲得幾萬元的紅利。
大財閥洛克菲勒,以前隻是一位普通的簿記員,他想到了要發展石油事業,在那時候石油甚至還不被認為是一種事業。他急需資金,由於他已養成了儲蓄的習慣,而且也已被證明能夠維護其他人的資金,因此,他在沒有任何困難的情況下,借到了他所需要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