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檢測精密度NACB及CMALMB建議:NT-proBNP的檢測不精密度(CV)在各個參考範圍的上限值以及NYHA不同分級水平的上限值時,應達到CV≤10%。
6。檢測的周轉時間(TurnAroundTime,TAT)CMALMB建議:檢驗部門應將BNP或NT-proBNP設為24小時均可檢測的急診項目,TAT
四、NT-proBNP與BNP的區別BNP和NT-proBNP均通過美國FDA認證。BNP和NT-proBNP都在心衰的診斷、預後和處置中發揮作用,但兩者並不相同。列出了BNP和NT-proBNP之間的重要區別。臨床實用的區別在於排泄、半衰期,BNP在2004年ACC相關專家推出了BNP臨床應用的ConstnsusPanel,在這份專家共識裏麵對BNP作了全麵的介紹,而NT-proBNP的數據及用於臨床實踐的規則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近期報告顯示用EDTA抗凝時BNP丟失最少。BNP在塑料試管比玻璃試管要更穩定。一些研究者指出分離前血液可在室溫下放置最多48小時。人們發現BNP可在-20°C保持穩定好幾個月,但是,全血或EDTA抗凝的血漿樣本可在室溫下穩定4~24小時,在4°C保持8~24小時。
第四節BNP的主要作用機製
BNP生理活性是通過和受體(即鈉尿肽受體A,NPRA)聯接的鳥苷酸環化酶介導起作用的。鈉尿肽受體A存在於各種組織中,是一種跨膜蛋白,由細胞外連接部位和細胞內尾部組成,它催化鳥苷三磷酸轉化為環鳥苷單磷酸(cGMP)。cGMP具有強有力的血管舒張作用,是BNP的第二信使。另一種鈉尿肽受體NPRC,促使通過和它結合從血及體循環中清除BNP。BNP也可通過中性的肽鏈內切酶的剪切而降解,即打開BNP的環結構,而成為無活性的分子。
在鈉尿激素被發現之前,認為腎髒、腎上腺和交感神經係統首先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和其他神經內分泌因子來控製細胞外液體的體積和血壓。在動脈壓控製上,鈉尿肽係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相互製約。除了通過細胞外液體積的變化來控製動脈壓外,腎髒也可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來控製血壓。當動脈壓降低時,腎髒釋放腎素(一種通過血流循環的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血管緊張素原,為一種由肝髒釋放的多肽,在體液循環中被腎素剪切而成為血管緊張素Ⅰ。這種生物學上的無活性的十肽依次被第二個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剪切成有活性的血管緊張素Ⅱ。血管緊張素Ⅱ是一種血管收縮劑,可增加細血管的外圍阻力,這樣也就使動脈壓升高。它可通過直接作用於腎髒和刺激腎上腺分泌醛固酮使腎髒保留鹽和水。醛固酮可使腎小管重吸收鈉;結果保留的水分增加了細胞外液的體積和血壓。
由於心髒內的壓力增加,則心房和心室的膨脹刺激並活化了ANP和BNP。這些鈉尿肽有鈉尿和利尿兩種特性:它們通過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和抑製鈉的重吸收來提高鈉和水的排泄。鈉尿肽通過減少醛固酮和腎素分泌來抵消腎素-血管緊張素的效應,從而引起血壓和細胞外液體積的降低。因此鈉尿肽係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對動脈壓的控製上相互製約。當心髒不能向全身輸送充分的血液時,則就會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
(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