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時候不妨給自己放個假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領部隊遠征獨孤國。在追逐獨孤國的國君時,齊桓公的部隊誤入茫茫沙海。時近黃昏,根本無法在天黑前找到歸途,頓時軍心惶惶,戰士們認為必定困死沙漠。這時齊桓公下了一道不太近人情的命令,原地休息,違者殺頭!於是戰士們很不情願地安營紮寨,用隨身帶的幹糧充饑。第二天一早,經過一夜休息的戰士,雖然略有饑渴,但是精神飽滿,在一匹老馬的帶領下,戰士們安然有序地脫離了困境。我們不能忽視齊桓公的那道命令,為什麼在危急關頭,統帥沒有讓大家采取積極的進攻方式,而是休息呢?因為巨大壓力下的盲目行動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休息,特別是在危困麵前休息,需要足夠堅韌的心理,也為自己積蓄了突破的所需。在向我們人生的珠穆朗瑪峰攀登的過程中,你越接近成功,越需要會休息,越要積攢力量麵對下一步的挑戰。每一次休息之後應該是更大規模的爆發!這就如同很多人在壓力巨大的事情麵前,比如規模盛大的賽事、影響終生的高考、求職等的麵前選擇了休息。但也有人做不到暫時忘記壓力,便因為明天才需要麵對的事情,而影響了今天。有的時候,一味地堅持並非上策,適度的休息,才是良方。無論事業還是生活,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期”。最糟糕的是,你並不知道這一次的“瓶頸期”有多長。於是有人戲稱之為“悠長假期”。你可以在這樣的“假期”裏,“修煉”自己的功夫。在“瓶頸期”,每個人的苦悶大多是源於缺乏目標。我們不妨偷一下懶,連目標也不要確定,因為這的確非常困難。我們可以動手學習一直很感興趣卻由於平日的忙碌而疏忽的東西。也許將來的某一階段,你會發現在“瓶頸期”略顯艱苦的“修煉”已經給你鋪墊了厚實的基礎。那麼,你準備好隨時從“枯井”中出發,去發掘人生中的“金礦”了嗎?
做事情應該追求一種相對高度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拿一根大棒子打狗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如果對麵的籬笆牆上有一個洞,當你拿一根大棒子追著打一條狗時,也許,這條狗挨兩下就鑽洞過去,不再回頭;如果對麵是一麵矮牆,當你拿大棒子追著打狗時,所謂“狗急跳牆”它就跳過去了;但是,如果你把狗追到一個死牆角下,前、左、右都是高牆,上麵又是天花板,事實上狗已經無路可逃了,當你拿著棒子還要去追打的話,那它實在沒有辦法,隻有“垂死掙紮”向你反撲過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常理。做事情,做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不一定要追求絕對上的更高,而應是一種相對的高!即當你有很好的經營業績時,也要考慮到給予競爭對手以一定的生存發展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也符合競爭優勢的相對意義,競爭不意味著永遠的敵人,而應該是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