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慶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是個難得的好日子。
祁北靠近南蠻一帶,常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但在這一日突然停戰休戈了。
祁北皇城臨淄的子民離交戰帶甚遠,停戰消息傳來的時候,許多好奇的人從隨從回來的士兵口中多少打探到了一點消息。
據說是燕南的小世子在兩軍對壘時奇襲了兩軍的糧倉,交戰帶的土地本就貧瘠不堪,由於常年交戰幾乎從庶民手中搜刮不出一丁點糧食,而皇城的糧草可謂是鞭長莫及,這才迫使兩軍統帥休戰退軍。
隨軍回來的士兵談起這一段經曆,紛紛搖頭稱奇。
這突然的休戰沒有被多年後的史書遺漏,有野史家在記載中這樣描述這一幕:
恭慶二十八年二月初一,祁北與南蠻於逐鹿原交戰,正在難舍難分之際,北漠城牆上天降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八九歲模樣,手執一把玉骨小扇,輕敲旗樓的欄杆,突然啟齒一笑,這笑聲一出,分明是狼煙四起,屍骨浴血的戰場,卻突然安靜下來。那小娃娃從高處俯瞰鮮血淋漓的戰場竟神色不變,“你們是群無聊的,從我出生開始在這一帶廝殺到現在也沒能分出個勝負,今天我就幫你們做個了斷。”
話音剛落,兩軍的倉管分別從南北兩麵騎馬奔來,還未到領軍麵前就已狼狽滾下馬背。“報!將軍!將軍不好了啊!將軍!糧草全部沒了!”
“報!將軍!末將未能守住糧草罪該萬死!”
此時兩軍的統帥倏然回頭看向旗樓,可那裏哪還有人!
這一戰史稱“休戈之戰”,這一戰同時也是曆史的轉折點,當然這已是後話。
前麵說到,恭慶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是個難得的好日子。
這一日,細雨靡靡將近一個月的臨淄終於放晴了。
這一日,正是丞相府秦漢川的小公子秦崖凰十歲的生日。
丞相府的小公子在祁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據說他出生時,她生母在劇痛中昏迷,接生婆不知如何是好,恰逢萬佛寺高僧路過丞相府駐足,高僧手中的佛珠猝然崩斷,珠子滾落一地,高僧諱莫如深地望著丞相府的匾額,悲憫地歎了口氣,走了進去。
這高僧正是連當今皇帝都忌諱三分的扶弋大師,丞相府的侍衛自然無權阻攔他。傳說他口含舍利子誕生於萬佛寺,三歲通曉天文地理,五歲時指著天上星宿斷言西南方向將會出現蝗災,皇帝大怒道:無知小兒竟敢信口雌黃!亂我大祁民心該當何罪!
龍威重壓之下,僅五歲的扶弋隻是淡淡一笑,拂袖曰:“五日之後再下定論尚可。”
然而不出五日,位於祁北西南出的倉雙縣果然蝗災泛濫,並且迅速向周圍擴散。
自此扶弋便名徹朝野,之後又連續為祁北平息數次天災,龍顏大悅,賜予他優渥如同皇家一般的等級特權。
他施施然一路直達丞相府內院,隻見丞相在產房外聽著接生婆慌亂的告饒聲,五指張開屈成鷹爪,直取接生婆的咽喉。
“秦相且慢。”
秦漢川側過臉見是扶弋大師,停下動作,但心頭一直記掛著呆在產房中將近十個小時的兩條命,此刻萬分不耐,卻也抱有一絲希望,“扶弋大師可是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