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隱蔽的曆史(2 / 2)

當然,當然,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必然是錯誤的,獻祭是用人,周人最初的部落並不強大,如果抓周人獻祭,以殷商六百年的王朝時期,哪怕周人隻是出現在中晚期,也被殷商的軍隊抓去獻祭幹淨了。

所以從周人獻祭又崛起的情況,隻能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殷商祭祀用的奴隸人牲,是從周人手中得來的。

李遊對於祁教授這個答案很是震驚。然而這個結論卻似乎毫無瑕疵。周人地處西陲,那是夷狄羌人出沒的地方。殷商就算要發兵征討,也得經過周人的領地。這是周人絕不願意看到的。誰知道領兵的貴族會不會順手就把周人的部落給滅掉了呢?

於是周人歸附殷商之後,便開始向殷商提供奴隸。由殷商貴族讚助支持武裝之下,掠奪西陲的羌人部落,源源不斷為殷商提供人牲。

所以,直到後來周人取代了殷人,殷商王朝最慘無人道最普遍的人牲、殉葬方式,都不被記入史書之中。因為在商人這殘暴的行為裏,周人實際上充當著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

說到這裏,祁教授又提到了關於《易》這部書。當時的李遊對這本書並不怎麼感興趣。但祁教授提及這部書,也是為了佐證自己的論點。

在殷商時期,神權是被周王朝的貴族壟斷的。而周文王姬昌,不但精通易,反而還從周易之中推演出了八卦六爻這些更加精細的內容。這些內容裏麵,其中有許多內容,非天子不能揣度,而姬昌在那時候卻已經開始揣測天機了。曆史上有姬昌被周王囚禁的典故,或許姬昌被抓去囚禁,就是因為被紂王認為他有異心,才會被抓。

曆史中說,最終周王是把姬昌的兒子剁成了肉餡讓姬昌吃了之後才將其釋放。但是如果用一種更加符合曆史觀點的可能則是,姬昌為了取信紂王,把自己的兒子當成了祭品,向紂王進貢。以這樣慘烈的表現來證明自己對殷商王朝的忠心,最終……嗬嗬。

這種從考古發現和甲骨文裏考究出來的東西,讓李遊毛骨悚然。這讓他充分意識到曆史的黑暗性。隻是當時祁教授似乎還要說些更有深刻意義的內容,李遊卻是要去上課,沒辦法聽他扯淡下去,後來大家都忘記提及這一茬,結果李遊並不知道,最終祁教授關於這個朝代還有什麼話要說的,李遊都沒辦法再了解。

但李遊清楚的是,祁教授那時候所想說的,絕不是周王朝與殷商王朝這些齷蹉。隻是可惜的是,現在找不到祁教授給他解答這些疑問了。

忽然的走神,讓李遊發現,尼古寨的祭祀和殷商的祭祀過程有些類似。讓他心中有些凜然,在那遙遠的三代時期,殷商人用極其殘忍的手段祭祀鬼神,是不是他們可以明確認定,世間有神靈的存在?而所謂存在的神靈,會不會其實就是類似眼前的猙鵠一樣對源生物而已?

PS: 昨晚就是被這章卡得不要不要的,阿樹認為,這個很符合真正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