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失傳了的《續山海經》竟然會出現在這個山旮旯的地方?李遊搖了搖頭,一臉的難以置信。
李遊是讀過《山海經》的。這一部先秦時代的奇書,內容汪洋宏肆,涵括諸多領域,也是上古神話傳說記載最多的記載。裏麵稀奇古怪的生物植物,多不勝數,涵括的地理地域,更是廣闊無邊。而且後世的考證之中,這些記載,部分荒謬,但部分卻有史實可以證明。這樣一來,讓世人難以辨認,這部奇書裏麵的內容真假到底有多少。
考究《山海經》裏麵內容真假,是專家學者的工作,李遊沒半點興趣。但他卻很清楚,就算裏麵的記載生物,植物和其他各種東西都是虛構的,也非常了不起。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李遊更加清楚,想虛構出一樣完全不存在的東西出來,而且讓別人相信,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山海經》裏麵所描述的許多東西,都不是常人能夠輕易看到的。
正因如此,所以看到李誡的《續山海經》,他很吃驚。《山海經》的高度已經擺在那裏,李誡竟敢去續寫,沒幾把刷子絕對是玩不轉的。
李遊的全部注意力被石桌上的書冊所吸引,而秦弋卻坐在石凳上無聊著,一開始她還警惕地盯著李七不放,但是李七卻好像和石頭連成一體一般,許久都沒彈動一下,久而久之,她也放下了警惕,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李遊的身上。
李遊此時卻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手中的《續山海經》之中。
翻開書頁,李遊的心跳就開始不停地跳動了起來。書中的內容他還沒留意,但映入眼簾的字跡卻讓的手抖了一下。
這些字跡和祁教授給他的《秘藏十法》上的幾乎是一樣。匆匆地掃視幾眼,李遊便基本可以確定,《秘藏十法》和《續山海經》是否真為李誡所著還有待研究,但他手裏這兩本書,作者卻是可以確定是同一個人。或者經過了同一個人的謄寫。
但李遊很清楚,古人和今人不大一樣。古人寫書不是為錢。大部分人是為了名氣,這些大多是詩詞歌賦,小部分的著作則是為了為了留給子孫後代,這些大抵都是技術工藝,或者是風水堪輿,民間秘術等等。
《秘藏十法》和《續山海經》都屬於後者。所以流傳範圍極少,甚至在世上根本就沒有流傳開來,就像《秘藏十法》那樣。
也就是說,這兩本字跡一樣的書,出自謄寫人員之手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原作者所寫的。隻是李遊對於作者是李誡,還是不大容易接受,他更傾向於這兩本書都是托名而作。但話說回來,李誡在北宋就一個沒多大地位的技術官員,在宋史上都混不上立傳,生平又不是什麼風水名師,托他的名字寫這種書,到底是多喪心病狂的人才做得出來?